首先,該說 Jil Sander 是「極簡」嗎?
「大家都說我的理念是簡約(cleanness),但真的是這樣嗎?也有人說是極簡(minimal),但我自己則會用純粹(pure)來形容。我不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但我能做多也能做少,純粹視情況而定。」Jil Sander 2017 年接受 System Magazine 訪問時表示。 同篇文章當中也訪問了 10 Corso Como 創辦人 Carla Sozzani(已故的《Vogue》義大利總編 Franca Sozzani 的妹妹),她說:「Jil Sander 的風格非常準確,但不是極簡主義,事實上,那是在關注和執行上的極繁主義。你必須知道一件剪裁好的洋裝需下非常多的功夫,相較之下,用許多蝴蝶結裝飾其實簡單的多,但 Jil Sander 系列相當高級,我甚至不知道為什麼會被稱作極簡主義。」 「Jil Sander 將自身奉獻給了至純(purity),我所欣賞的是她的前瞻性,她將品牌上市早於其他人,早於其他人做出了品牌香水,品牌廣告在當時亦是革命性的,然而,這些都帶著一定層級的精緻、柔和、內斂,從未大聲鋪張。
「只有極少數的設計師能和 Jil Sander 女士一樣帶著熱情堅守著自己的審美理念,」《AnOther》總編 Susannah Frankel 曾在 2013 年 Jil Sander 三度離開同名品牌時表示,她的觀點一直都帶有絕對的清晰且永不妥協,儘管她的作品常被稱作極簡(minimal),但她自身更傾向用純粹(pure)來形容,我猜這是指設計和意圖能不受限於框架、更精準執行吧。
若你好奇時尚專家怎麼形容「極簡主義」的話….
「一件極簡主義風格的洋裝,可能是你花了兩千美元買來,穿去見達賴喇嘛也不會讓人聯想到情色的衣服。」已故的《紐約時報》時尚評論家 Amy M. Spindler 在 1993 年曾撰文形容道。
自出道以來, GD 除了散發出桀驁不拘的氣質,難以忽視的優雅風範之外,也可發現他不斷展現自由穿搭的能量,恰與香奈兒品牌精神不謀而合。最近我們也注意到,GD 經常在穿搭中加入 COCO CRUSH 高級珠寶系列,恣意混搭各式單品,為喜愛穿搭的男生提供最完美的造型參考。
「極簡主義者讓你看不到的是他們的欺騙手法,因為這些衣服看似簡單,事實上製作卻無比困難,許多可能是透過斜裁,才有辦法讓織品紋理相連並自然垂墜,還有對衣料的講究,畢竟還有什麼比絲質綴飾的雪紡或喀什米爾的羊毛衫更樸實無華的呢?」
當然,Jil Sander 的厲害,不僅止於在服裝,還有品牌策略和廣告大片上
Heidemarie Jiline ‘Jil’ Sander 女士 1943 年出生於德國,曾受過紡織品設計方面的訓練並畢業於織品工程師,布料開發成了她系列的一大核心。1967 年,擔任時尚編輯的 Jil Sander 女士從改造既有服裝(以方便大片拍攝)開啟了自己的時尚之路,其後便在漢堡郊區開了間自己的小店;於 1969 年,24 歲的她靠著媽媽的縫紉機成立了同名品牌 Jil Sander。
其後的重大事件包括了:1979 年,品牌便推出了香氛「Pure」,除了是首瓶「非來自巴黎」的設計師品牌香水,也是一個代表品牌「去蕪存菁」個性的詞彙;1989 年,在沒有商業夥伴的情況下,她讓品牌掛牌上市,並在 1993 年於全球大幅展店,甚至在巴黎蒙田大道上開設旗艦店宣告她的成功。
90 年代,Jil Sander 女士所嘗試製作的是女性想要/會穿的衣服,類似觀點在 Phoebe Philo 的 Céline 也產生了同等回應。品牌當中最經典的廣告也是在此時誕生:1996 年春夏廣告和型錄(光這一本 IDEA books 的售價是 350 英鎊),由攝影師 Craig McDean 掌鏡,美國超模 Guinevere van Seenus 一頭凌亂的頭髮帶著裸妝演繹,《AnOther》 雜誌評論道:「廣告上這一抹粉紅壁紙在多個層次上發揮作用:幽默感,真實感,還有出乎意料的優雅。」
Jil Sander 女士曾告訴《紐約時報》表示,這攝影作品代表了她所追求的二分法,脆弱的模特兒和帶著俐落剪裁的激進服飾,她說:「人們總是需要一點時間來理解新的詮釋方式(也有人指責這種病懨懨的風格叫海洛因時尚 heroin chic),在這之前,每個奢侈的視野皆來自巴黎的高級時裝屋,女性會想:『如果我穿上它,我也會很優雅。』可時代在改變,我們想要讓女性穿的有現代感,我不希望讓她們看起來有復古感或 80 年代的奢侈,我完全反對那樣,因為做起來太簡單了。」
套句 Jil Sander 女士告訴 System Magazine 所說的: 「要讓一切不那麼顯而易見,沒有多餘的裝飾,這才是真正難的地方。就像我常說的,要假裝一切是毫不費力的樣子,當然,我們都知道要達到那清晰、那酷感、那若無其事和精緻有多麼的困難。」
「現在,回頭看到過去的秀,我很感動過去設計相當女性化,帶有強大的自信,或許還有點英氣,即便有不少肌膚露出,但給人更多的是感性而不是性感,即便在我的香氛或化妝品系列中也可以看到清澈感。回到那時,許多品牌有許多華麗裝飾和盛大造勢,但我們所擁有的是摩登的視野。」
或許你會問,若 Jil Sander 的興趣是研究織品布料,Uniqlo 能滿足她嗎?
這問題,時尚評論家 Suzy Menkes 曾在 2010 年的《紐約時報》問過,她直接了當的說:「布料研究似乎已成了您的信條,我記得過往在後台觸摸系列並了解其隱藏價值的日子,若您使用低成本面料是否也能一樣?」
Jil Sander 的回覆是:「當然,有一些高檔的布材是某些高街時尚品牌無法企及的,但我對於 Uniqlo 的成果非常驚訝,我有時甚至會稱創造奇蹟(working on wonders)。我們進行了大量面料的研究和開發,也因為 Uniqlo 是日本的公司,他們有著所需的技術和專家能解決問題,而大筆訂單有助於以有趣的價格得到好的品質。」
Suzy Menkes 再度提問:「為何要為了 Uniqlo 重啟設計之路?這是新挑戰嗎?是否將您的願景帶給更多觀眾是新的使命?」 「正如我說的,Uniqlo 似乎是在特定時期最合適的選擇。高級時裝行業正處在岔路當中,狹隘的道路似乎有些過時,創意則在重複的過程中停滯不前或是被過度生產,雖然有很多人高喊回收再利用,但也只是實驗階段,毫無方向。我想要以一個明確的目標重新開始,如今當代所謂的基本成了最困難的學問,這是一個需要突破的領域,我的時尚感始終沒有偏離俐落的線條和精巧的剪裁,致使在更廣大領域中嘗試成了一個合理的挑戰,看看是否能在盡可能最好的品質下完成它。」
最後,+J 系列就不要穿得痞痞寬鬆的吧
在日前接受 WWD 專訪時,Jil Sander 女士被問到:「若沒有像您這樣專業的眼光,有任何相關建議在選擇正確的事物上呢?」
她表示:
我會建議買一整套 +J 而非單一品項。」
「且人們應謹記,寬大的服裝剪裁不會縮小你的身形,因為所有的尺寸都是為了舒適合身而製作。」值得提及的是,Jil Sander 第一次和 Uniqlo 合作的願景就是希望世人都穿得美美的,宗師二次出山,對於眼前的一切似乎仍是看不慣?
備註
談起當初 Prada 的合資…
「當我想到 Prada 和收購時(集團買了 Jil Sander 75% 的股份,四個月後 Jil Sander 離開同名品牌),那是時尚全球化時代的開始。配件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們原先也可以變成配件公司,我們早期也有手工的包款和鞋履,但套句我常說的,一個不對的包會毀掉我的大衣,可同時,我也是一個企業家,我認為透過合資進而發展配件能讓公司有所成長,當 1989 年品牌上市時,我們處在顛峰並在世界各地開設旗艦店,我們在全世界合作的相當愉快,甚至沒有負債。在 2000 年,合資是一件很前衛時尚的事,如同賓士和克萊斯勒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