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规划** ## 思想 动态规划程序设计是对解最优化问题的一种途径、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特殊算法。不象前面所述的那些搜索或数值计算那样,具有一个标准的数学表达式和明确清晰的解题方法。 动态规划程序设计往往是针对一种最优化问题,由于各种问题的性质不同,确定最优解的条件也互不相同,因而动态规划的设计方法对不同的问题,有各具特色的解题方法,而不存在一种万能的动态规划算法,可以解决各类最优化问题。 因此读者在学习时,除了要对基本概念和方法正确理解外,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处理,以丰富的想象力去建立模型,用创造性的技巧去求解。 我们也可以通过对若干有代表性的问题的动态规划算法进行分析、讨论,逐渐学会并掌握这一设计方法。 ## **动态规划的基本模型** ### **多阶段决策过程的最优化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类活动的过程,由于它的特殊性,可将过程分成若干个互相联系的阶段,在它的每一阶段都需要作出决策,从而使整个过程达到最好的活动效果。当然,各个阶段决策的选取不是任意确定的,它依赖于当前面临的状态,又影响以后的发展,当各个阶段决策确定后,就组成一个决策序列,因而也就确定了整个过程的一条活动路线,这种把一个问题看作是一个前后关联具有链状结构的多阶段过程就称为多阶段决策过程,这种问题就称为多阶段决策问题。如下图所示: ![image-20201130212106704](https://picreso.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age-20201130212106704.png) ​ 多阶段决策过程,是指这样的一类特殊的活动过程,问题可以按时间顺序分解成若干相互联系的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要做出决策,全部过程的决策是一个决策序列。 **【例1】最短路径问题。下图给出了一个地图,地图中的每个顶点代表一个城市,两个城市间的一条连线代表道路,连线上的数值代表道路的长度。现在想从城市A到达城市E,怎样走路程最短?最短路程的长度是多少?** ![image-20201130212206651](https://picreso.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age-20201130212206651.png) **【算法分析】** ​ 把A到E的全过程分成四个阶段,用K表示阶段变量,第1阶段有一个初始状态A,有两条可供选择的支路A-B1、A-B2;第2阶段有两个初始状态B1、B2,B1有三条可供选择的支路,B2有两条可供选择的支路……。用DK(XI,X+1J)表示在第K阶段由初始状态XI到下阶段的初始状态X+1J的路径距离,FK(XI)表示从第K阶段的XI到终点E的最短距离,利用倒推的方法,求解A到E的最短距离。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image-20201130212233042](https://picreso.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age-20201130212233042.png) ``` S1: K = 4 有 ​ F4(D1)= 3, ​ F4(D2)= 4, ​ F4(D3)= 3; S2: K = 3 有 ​ F3(C1)= MIN{ D3(C1,D1)+ F4(D1),D3(C1,D2)+ F4(D2)} ​ = MIN{ 5+3,6+4 } = 8 ​ F3(C2)= D3(C2,D1)+ F4(D1)= 5+3 = 8 ​ F3(C3)= D3(C3,D3)+ F4(D3)= 8+3 = 11 ​ F3(C4)= D3(C4,D3)+ F4(D3)= 3+3 = 6 S3: K = 2 有 ​ F2(B1)= MIN{ D2(B1,C1)+ F3(C1),D2(B1,C2)+ F3(C2), ​ D2(B1,C3)+ F3(C3)} = MIN{ 1+8,6+8,3+11} = 9 ​ F2(B2)= MIN{ D2(B2,C2)+ F3(C2),D2(B2,C4)+ F3(C4)} ​ = MIN{ 8+8,4+6 } = 10 S4: K = 1 有 ​ F1(A)= MIN{ D1(A,B1)+ F2(B1),D1(A,B2)+ F2(B2)} ​ = MIN{ 5+9,3+10} = 13 ``` ​ 因此由A点到E点的全过程最短路径为A→B2→C4→D3→E;最短路程长度为13。 ​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每个阶段中,都求出本阶段的各个初始状态到终点E的最短距离,当逆序倒推到过程起点A时,便得到了全过程的最短路径和最短距离。 ​ 在上例的多阶段决策问题中,各个阶段采取的决策,一般来说是与阶段有关的,决策依赖于当前状态,又随即引起状态的转移,一个决策序列就是在变化的状态中产生出来的,故有“动态”的含义,我们称这种解决多阶段决策最优化的过程为动态规划程序设计方法。 ``` c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long d[5][5][5],f[10][10]; memset(d,42,sizeof(d)); //有些路径是不通的,赋值为较大值,用于判断 d[1][1][1]=5;d[1][1][2]=3;d[2][1][1]=1; //以下给可通路径赋正常值 d[2][1][2]=6;d[2][1][3]=3;d[2][2][2]=8 d[2][2][4]=4;d[3][1][1]=5;d[3][1][2]=6; d[3][2][1]=5;d[3][3][3]=8;d[3][4][3]=3; d[4][1][1]=3;d[4][2][1]=4;d[4][3][1]=3; for (int i=0;i<=9;++i) for (int j=0;j<=9;++j) f[i][j]=10000000; f[5][1]=0; for (int i=4;i>=1;--i) for (int j=1;j<=4;++j) for (int k=1;k<=4;++k) if (f[i][j]>d[i][j][k]+f[i+1][k]) //即使走非法路径,也不影响答案 f[i][j]=d[i][j][k]+f[i+1][k]; cout<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x,y; int a[51][51][3]; cout<<"please input the number of rows:"; cin>>n; memset(a,0,sizeof(0)); for (x=1;x<=n;x++) //输入数塔的初始值 for (y=1;y<=x;y++) { cin>>a[x][y][1]; a[x][y][2]=a[x][y][1]; a[x][y][3]=0; //路径走向,默认向下 } for (x=n-1;x>=1;x--) for (y=1;y<=x;y++) if (a[x+1][y][2]>a[x+1][y+1][2]) //选择路径,保留最大路径值 { a[x][y][2]=a[x][y][2]+a[x+1][y][2]; a[x][y][3]=0; } else { a[x][y][2]=a[x][y][2]+a[x+1][y+1][2]; a[x][y][3]=1; } cout<<"max="<"; y=y+a[x][y][3]; //下一行的列数 } cout<8->26->15->24 ``` **【解法二】(顺推法)** **【算法分析】** ​ 此题贪心法往往得不到最优解,例如13-11-12-14-13其路径的值为63,但这不是最优解。 ​ 穷举搜索往往是不可能的,当层数N = 100时,路径条数P = 299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即使用世界上最快的电子计算机,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计算出来。 ​ 对这道题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动态规划。如果得到一条由顶到底的某处的一条最佳路径,那么对于该路径上的每一个中间点来说,由顶点至该中间点的路径所经过的数字和也为最大。因此本题是一个典型的多阶段决策最优化问题。在本题中仅要求输出最优解,为此我们设置了数组A[i,j]保存三角形数塔,B[i,j]保存状态值,按从上往下方式进行求解。 ​ 阶段i:以层数来划分阶段,由从上往下方式计算;因此可通过第一重循环: ​ for (int i=1;i<=n;i++) 枚举每一阶段; ​ 状态B[i][j]:由于每个阶段中有多个状态,因此可通过第二重循环: ​ for (int j=1;j<=i;j++)求出每个阶段的每个状态的最优解B[i][j]; ​ 决 策:每个状态最多由上一层的两个结点连接过来,因此不需要做循环。 ``` c 【参考程序】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i,j,a[200][200],b[200][200],max; cin>>n; memset(a,0,sizeof(a)); memset(b,0,sizeof(b)); for (i=1;i<=n;++i) for (j=1;j<=i;++jj) { cin>>a[i][j]; b[i][j]=a[i][j]; } for (i=2;i<=n;++i) //选择路径,保留最大路径值 for (j=1;j<=i;++j) if (b[i-1][j-1]>b[i-1][j]) b[i][j]=b[i][j]+b[i-1][j-1]; else b[i][j]=b[i][j]+b[i-1][j]; max=0; for (j=1;j<=n;++j) if (b[n][j]>max) //在第n行中找出数塔最大值 max=b[n][j]; cout<<"Max="<b(j) (i<>j),若存在i1b(n)则存在长度为1的不下降序列b(n-1)或b(n)。 3. 一般若从b(i)开始,此时最长不下降序列应该按下列方法求出: 在b(i+1),b(i+2),…,b(n)中,找出一个比b(i)大的且最长的不下降序列,作为它的后继。 ㈢. 数据结构: ​ 为算法上的需要,定义一个整数类型二维数组b(N,3) 1. b(I,1)表示第I个数的数值本身; 2. b(I,2)表示从I位置到达N的最长不下降序列长度 3. b(I,3)表示从I位置开始最长不下降序列的下一个位置,若b[I,3]=0则表示后面没有连接项。 ㈣. 求解过程: 1. 从倒数第二项开始计算,后面仅有1项,比较一次,因63>15,不符合要求,长度仍为1。 2. 从倒数第三项开始其后有2项,需做两次比较,得到目前最长的不下降序列为2,如下表: ![image-20201130212814347](https://picreso.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age-20201130212814347.png) ㈤. 一般处理过程是: 1. 在i+1,i+2,…,n项中,找出比b[I,1]大的最长长度L以及位置K; 2. 若L>0,则b[I,2]:=L+1;b[I,3]:=k; ​ 最后本题经过计算,其数据存储表如下: ![image-20201130212824273](https://picreso.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age-20201130212824273.png) ``` c 初始化: for (i=1;i<=n;i++) { cin>>b[i][1]; b[i][2]=1;b[i][3]=0; } 下面给出求最长不下降序列的算法: for (i=n-1;i>=1;i--) { l=0;k=0; for (j=i+1;j<=n;j++) if((b[j][1]>b[i][1])&&(b[j][2]>l)) { l=b[j][2]; k=j; } if (l>0) { b[i][2]=l+1; b[i][3]=k; } } 下面找出最长不下降序列: k=1; for (j=1;j<=n;j++) if (b[j][2]>b[k][2]) k=j; 最长不下降序列长度为b[k][2]序列 while (k!=0) { cout<<’’<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i,j,l,k,b[200][10]; cout<<"input n:"<>n; for (i=1;i<=n;i++) //输入序列的初始值 { cin>>b[i][1]; b[i][2]=1;b[i][3]=0; } for (i=n-1;i>=1;i--) //求最长不下降序列 { l=0;k=0; for (j=i+1;j<=n;j++) if ((b[j][1]>b[i][1])&&(b[j][2]>l)) { l=b[j][2]; k=j; } if (l>0) { b[i][2]=l+1;b[i][3]=k; } } k=1; for (j=1;j<=n;j++) //求最长不下降序列的起始位置 if (b[j][2]>b[k][2]) k=j; cout<<"max="<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freopen("in.txt", "r", stdin); freopen("out.txt", "w", stdout); int i,j,k,x,n,max,m,a[10000],b[10000],h[10000]; i=1;n=0;m=0; memset(a,0,sizeof(a)); memset(b,0,sizeof(b)); memset(h,0,sizeof(h)); while (cin>>a[i]) { max=0; for (j=1;j<=i-1;j++) //计算前i-1个导弹最佳拦截的方案 if (a[j]>=a[i]) if (b[j]>max) max=b[j]; b[i]=max+1; if (b[i]>m) m=b[i]; x=0; for (k=1;k<=n;k++) //计算由哪一套系统拦截导弹 if (h[k]>=a[i]) if (x==0) x=k; else if (h[k]E。试用动态规划的最优化原理求出A->E的最省费用。 ![image-20201130212957901](https://picreso.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age-20201130212957901.png) 如图:求v1到v10的最短路径长度及最短路径。 【样例输入】short.in 10 0 2 5 1 0 0 0 0 0 0 0 0 0 0 12 14 0 0 0 0 0 0 0 0 6 10 4 0 0 0 0 0 0 0 13 12 11 0 0 0 0 0 0 0 0 0 0 3 9 0 0 0 0 0 0 0 0 6 5 0 0 0 0 0 0 0 0 0 10 0 0 0 0 0 0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样例输出】short.out minlong=19 1 3 5 8 10 【算法分析】逆推法 ​ 设f[i]表示点i到v10的最短路径长度,则 f[10]=0 f[i]=min{ a[i][x]+f[x] 当a[i][x]>0 ,i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long n,i,j,x,f[100],c[100],a[100][100];   memset(a,0,sizeof(a));   memset(c,0,sizeof(c));   cin>>n;   for (i=1;i<=n;i++) //输入各个城市之间距离   for (j=1;j<=n;j++)   cin>>a[i][j];   for (i=1;i<=n;i++)   f[i]=1000000; //初始化,默认每一个城市到达终点都是1000000   f[n]=0;   for (i=n-1;i>=1;i--) //从终点往前逆推,计算最短路径   for (x=i+1;x<=n;x++) //若f[x]=1000000表示城市x到终点城市不通   if ((a[i][x]>0)&&(f[x]!=1000000)&&(f[i]>a[i][x]+f[x]))   { //a[i][x]>0表示城市i和城市x通路   f[i]=a[i][x]+f[x]; //城市i到终点最短路径的值   c[i]=x;   }   cout<<"minlong="<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long f[201]={0},w[201],c[201]={0}; bool a[201][201]={0}; long i,j,n,x,y,l,k,max; memset(f,0,sizeof(f)); memset(c,0,sizeof(c)); memset(a,false,sizeof(a)); cin>>n; for (i=1;i<=n;i++) cin>>w[i]; //输入每个地窖中的地雷数 do { cin>>x>>y; //表示从X可到Y if ((x!=0)&&(y!=0)) a[x][y]=true; }while ((x!=0)||(y!=0)); f[n]=w[n]; //从后F[n]往前逐个找出所有的F[i] for (i=n-1;i>=1;i--) { l=0;k=0; for (j=i+1;j<=n;j++) if ((a[i][j])&&(f[j]>l)) { l=f[j]; k=j; } f[i]=l+w[i]; //保存从第i个地窖起能挖到最大地雷数 c[i]=k; //k地窖是i地窖最优路径 } k=1; for (j=2;j<=n;j++) //计算最多挖出的地雷数 if (f[j]>f[k]) k=j; max=f[k]; cout< Ti+1 > … > TK (1≤i≤K)。   你的任务是,已知所有N位同学的身高,计算最少需要几位同学出列,可以使得剩下的同学排成合唱队形。 【输入文件】   输入文件chorus.in的第一行是一个整数N(2 ≤ N ≤ 100),表示同学的总数。第二行有n个整数,用空格分隔,第i个整数Ti(130 ≤ Ti ≤ 230)是第i位同学的身高(厘米)。 【输出文件】   输出文件chorus.out包括一行,这一行只包含一个整数,就是最少需要几位同学出列。 【样例输入】 8 186 186 150 200 160 130 197 220 【样例输出】 4 【数据规模】 对于50%的数据,保证有n ≤ 20;对于全部的数据,保证有n≤100。 【算法分析】   我们按照由左而右和由右而左的顺序,将n个同学的身高排成数列。如何分别在这两个数列中寻求递增的、未必连续的最长子序列,就成为问题的关键。设   a 为身高序列,其中a[i]为同学i的身高;   b 为由左而右身高递增的人数序列,其中 b[i]为同学1‥同学i间(包括同学i)身高满足递增顺序的最多人数。显然b[i]={b[j]|同学j的身高<同学i的身高}+1;   c为由右而左身高递增的人数序列,其中c[i]为同学n‥同学i间(包括同学i)身高满足递增顺序的最多人数。显然c[i]={c[j]|同学j的身高<同学i的身高}+1;   由上述状态转移方程可知,计算合唱队形的问题具备了最优子结构性质(要使b[i]和c[i]最大,子问题的解b[j]和c[k]必须最大(1≤j≤i-1 ,i+1≤k≤n))和重迭子问题的性质(为求得b[i]和c[i],必须一一查阅子问题的解b[1]‥b[i-1]和c[i+1]‥c[n]),因此可采用动态程序设计的方法求解。   显然,合唱队的人数为(公式中同学i被重复计算,因此减1),n减去合唱队人数即为解。 ``` c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200],b[200],c[200]; main() { int n,i,j,max; cin>>n; //读学生数 memset(b,0,sizeof(b)); //身高满足递增顺序的两个队列初始化 memset(c,0,sizeof(c)); for (i=1;i<=n;i++) //读每个学生的身高 cin>>a[i]; for (i=1;i<=n;i++) //按照由左而右的顺序计算b序列 { b[i]=1; for (j=1;j<=i-1;j++) if ((a[i]>a[j])&&(b[j]+1>b[i])) b[i]=b[j]+1; } for (i=n;i>=1;i--) //按照由右而左的顺序计算c序列 { c[i]=1; for (j=i+1;j<=n;j++) if ((a[j]c[i])) c[i]=c[j]+1; } max=0; //计算合唱队的人数max(其中1人被重复计算 for (i=1;i<=n;i++) if (b[i]+c[i]>max) max=b[i]+c[i]; cout<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int show(int,int); long max1,f[11][20],value[11][20]; int main() { long m,n,i,j,k; cin>>n>>m; for (i=1;i<=n;i++) for (j=1;j<=m;j++) cin>>value[i][j]; for (i=1;i<=n;i++) for (j=1;j<=m;j++) { max1=0; for (k=0;k<=j;k++) if (f[i-1][k]+value[i][j-k]>max1) max1=f[i-1][k]+value[i][j-k]; f[i][j]=max1; } cout<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m = 201, maxn = 31; int m, n; int w[maxn], c[maxn]; int f[maxn][maxm]; int max(int x,int y) { x>y?x:y;} //求x和y最大值 int main(){ scanf("%d%d",&m, &n); //背包容量m和物品数量n for (int i = 1; i <= n; i++) //在初始化循环变量部分,定义一个变量并初始化 scanf("%d%d",&w[i],&c[i]); //每个物品的重量和价值 for (int i = 1; i <= n; i++) // f[i][v]表示前i件物品,总重量不超过v的最优价值 for (int v = m; v > 0; v--) if (w[i] <= v) f[i][v] = max(f[i-1][v],f[i-1][v-w[i]]+c[i]); else f[i][v] = f[i-1][v]; printf("%d",f[n][m]); // f[n][m]为最优解 return 0; }    使用二维数组存储各子问题时方便,但当maxm较大时,如maxm=2000时不能定义二维数组f,怎么办,其实可以用一维数组。 ``` 【解法二】本问题的数学模型如下:设 f[v]表示重量不超过v公斤的最大价值, 则f[v]=max{f[v],f[v-w[i]]+c[i]} ,当v>=w[i],1<=i<=n 。程序如下: ``` c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m = 2001, maxn = 31; int m, n; int w[maxn], c[maxn]; int f[maxm]; int main(){ scanf("%d%d",&m, &n); //背包容量m和物品数量n for (int i=1; i <= n; i++) scanf("%d%d",&w[i],&c[i]); //每个物品的重量和价值 for (int i=1; i <= n; i++) //设f(v)表示重量不超过v公斤的最大价值 for (int v = m; v >= w[i]; v--) if (f[v-w[i]]+c[i]>f[v]) f[v] = f[v-w[i]]+c[i]; printf("%d",f[m]); // f(m)为最优解 return 0; } ``` 总结:   01背包问题是最基本的背包问题,它包含了背包问题中设计状态、方程的最基本思想,另外,别的类型的背包问题往往也可以转换成01背包问题求解。故一定要仔细体会上面基本思路的得出方法,状态转移方程的意义,以及最后怎样优化的空间复杂度。 ### 二、完全背包问题 问题:    有N种物品和一个容量为V的背包,每种物品都有无限件可用。第i种物品的费用是w[i],价值是c[i]。求解将哪些物品装入背包可使这些物品的费用总和不超过背包容量,且价值总和最大。 **基本思路:**   这个问题非常类似于01背包问题,所不同的是每种物品有无限件。也就是从每种物品的角度考虑,与它相关的策略已并非取或不取两种,而是有取0件、取1件、取2件……等很多种。如果仍然按照解01背包时的思路,`f[i][v]`表示前i种物品恰放入一个容量为v的背包的最大权值。仍然可以按照每种物品不同的策略写出状态转移方程,像这样:`f[i][v]=max{f[i-1][v-k*w[i]]+k*c[i]|0<=k*w[i]<= v}`。   将01背包问题的基本思路加以改进,得到了这样一个清晰的方法。这说明01背包问题的方程的确是很重要,可以推及其它类型的背包问题。   这个算法使用一维数组,先看伪代码: ``` c   for i=1..N    for v=0..V      f[v]=max{f[v],f[v-w[i]]+c[i]}; ```   你会发现,这个伪代码与01背包问题的伪代码只有v的循环次序不同而已。 为什么这样一改就可行呢?首先想想为什么01背包问题中要按照v=V..0的逆序来循环。 这是因为要保证第i次循环中的状态`f[i][v]`是由状态`f[i-1][v-w[i]]`递推而来。 换句话说,这正是为了保证每件物品只选一次,保证在考虑“选入第i件物品”这件策略时,依据的是一个绝无已经选入第i件物品的子结果`f[i-1][v-w[i]]`。 而现在完全背包的特点恰是每种物品可选无限件,所以在考虑“加选一件第i种物品”这种策略时,却正需要一个可能已选入第i种物品的子结果`f[i][v-w[i]]`,所以就可以并且必须采用v= 0..V的顺序循环。这就是这个简单的程序为何成立的道理。   这个算法也可以以另外的思路得出。例如,基本思路中的状态转移方程可以等价地变形成这种形式:`f[i][v]=max{f[i-1][v],f[i][v-w[i]]+c[i]}`,将这个方程用一维数组实现,便得到了上面的伪代码。 【例9-12】、完全背包问题 【问题描述】   设有n种物品,每种物品有一个重量及一个价值。但每种物品的数量是无限的,同时有一个背包,最大载重量为M,今从n种物品中选取若干件(同一种物品可以多次选取),使其重量的和小于等于M,而价值的和为最大。 【输入格式】 第一行:两个整数,M(背包容量,M<=200)和N(物品数量,N<=30); 第2..N+1行:每行二个整数Wi,Ci,表示每个物品的重量和价值。 【输出格式】 仅一行,一个数,表示最大总价值。 【样例输入】knapsack.in 10 4 2 1 3 3 4 5 7 9 【样例输出】knapsack.out   max=12 【解法一】  ` 设f[i][v]表示前i件物品,总重量不超过v的最优价值,则f[i][v]=max(f[i][v-w[i]]+c[i],f[i-1][v]) ;f[n][m]即为最优解。` ``` c 【参考程序】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m = 201, maxn = 31; int m, n; int w[maxn], c[maxn]; int f[maxn][maxm]; int main() { scanf("%d%d",&m, &n); //背包容量m和物品数量n for (int i = 1; i <= n; i++) scanf(“%d%d”,&w[i],&c[i]); //每个物品的重量和价值 for (int i = 1; i <= n; i++) //f[i][v]表示前i件物品,总重量不超过v的最优价值 for (int v = 1; v <= m; v++) if (v < w[i]) f[i][v] = f[i-1][v]; else         if (f[i-1][v] > f[i][v-w[i]]+c[i]) f[i][v] = f[i-1][v]; else f[i][v] = f[i][v-w[i]]+c[i]; printf("max=%d",f[n][m]); // f[n][m]为最优解 return 0; } ``` **【解法二】**   **本问题的数学模型如下:**   **设 f(v)表示重量不超过v公斤的最大价值, 则 f(v)=max{f(v),f(v-w[i])+c[i]}** **(v>=w[i] ,1<=i<=n) 。** ``` c 【参考程序】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m=2001,maxn=31; int n,m,v,i; int c[maxn],w[maxn]; int f[maxm]; int main() { scanf("%d%d",&m,&n); //背包容量m和物品数量n for(i=1;i<=n;i++) scanf("%d%d",&w[i],&c[i]); for(i=1;i<=n;i++) for(v=w[i];v<=m;v++) //设 f[v]表示重量不超过v公斤的最大价值 if(f[v-w[i]]+c[i]>f[v]) f[v]=f[v-w[i]]+c[i]; printf("max=%d\n",f[m]); // f[m]为最优解 return 0; } ``` **一个简单有效的优化**    完全背包问题有一个很简单有效的优化,是这样的:若两件物品i、j满足w[i]<=w[j]且c[i]>=c[j],则将物品j去掉,不用考虑。这个优化的正确性显然:任何情况下都可将价值小费用高的j换成物美价廉的i,得到至少不会更差的方案。对于随机生成的数据,这个方法往往会大大减少物品的件数,从而加快速度。然而这个并不能改善最坏情况的复杂度,因为有可能特别设计的数据可以一件物品也去不掉。 **转化为01背包问题求解**    既然01背包问题是最基本的背包问题,那么我们可以考虑把完全背包问题转化为01背包问题来解。最简单的想法是,考虑到第i种物品最多选V/w[i]件,于是可以把第i种物品转化为V/w[i]件费用及价值均不变的物品,然后求解这个01背包问题。这样完全没有改进基本思路的时间复杂度,但这毕竟给了我们将完全背包问题转化为01背包问题的思路:将一种物品拆成多件物品。   更高效的转化方法是:把第i种物品拆成费用为`w[i]*2^k、价值为c[i]*2^k`的若干件物品,其中k满足w[i]*2^k0的最大整数(注意:这些系数已经可以组合出1~n[i]内的所有数字)。例如,如果n[i]为13,就将这种物品分成系数分别为1,2,4,6的四件物品。    分成的这几件物品的系数和为n[i],表明不可能取多于n[i]件的第i种物品。另外这种方法也能保证对于0..n[i]间的每一个整数,均可以用若干个系数的和表示,这个证明可以分0..2^k-1和2^k..n[i]两段来分别讨论得出,并不难,希望你自己思考尝试一下。    这样就将第i种物品分成了O(logn[i])种物品,将原问题转化为了复杂度为O(V*∑logn[i])的01背包问题,是很大的改进。 **【例3】庆功会** **【问题描述】** **为了庆贺班级在校运动会上取得全校第一名成绩,班主任决定开一场庆功会,为此拨款购买奖品犒劳运动员。期望拨款金额能购买最大价值的奖品,可以补充他们的精力和体力。** **【输入格式】** **第一行二个数n(n<=500),m(m<=6000),其中n代表希望购买的奖品的种数,m表示拨款金额。** **接下来n行,每行3个数,v、w、s,分别表示第I种奖品的价格、价值(价格与价值是不同的概念)和购买的数量(买0件到s件均可),其中v<=100,w<=1000,s<=10。** **【输出格式】** **第一行:一个数,表示此次购买能获得的最大的价值(注意!不是价格)。** **【输入样例】** **5 1000** **80 20 4** **40 50 9** **30 50 7** **40 30 6** **20 20 1** **【输出样例】** **1040** ``` c 【解法一】朴素算法 【参考程序】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v[6002], w[6002], s[6002]; int f[6002]; int n, m; int max(int x,int y) { if (x < y) return y; else return x; } int main(){ scanf("%d%d",&n,&m); for (int i = 1; i <= n; i++) scanf("%d%d%d",&v[i],&w[i],&s[i]); for (int i = 1; i <= n; i++) for (int j = m; j >= 0; j--) for (int k = 0; k <= s[i]; k++){ if (j-k*v[i]<0) break; f[j] = max(f[j],f[j-k*v[i]]+k*w[i]); } printf("%d",f[m]); return 0; } 【解法二】进行二进制优化,转换为01背包 【参考程序】 #include int v[10001],w[10001]; int f[6001]; int n,m,n1; int max(int a,int b){ return a>b?a:b; //这句话等于:if (a>b) return a; else return b; } int main(){ scanf("%d%d",&n,&m); for(int i=1;i<=n;i++){ int x,y,s,t=1; scanf("%d%d%d",&x,&y,&s); while (s>=t) { v[++n1]=x*t; //相当于n1++; v[n1]=x*t; w[n1]=y*t; s-=t; t*=2; } v[++n1]=x*s; w[n1]=y*s; //把s以2的指数分堆:1,2,4,…,2^(k-1),s-2^k+1, } for(int i=1;i<=n1;i++) for(int j=m;j>=v[i];j--) f[j]=max(f[j],f[j-v[i]]+w[i]); printf("%d\n",f[m]); return 0; } ``` **小结**    这里我们看到了将一个算法的复杂度由O(V*∑n[i])改进到O(V*∑logn[i])的过程,还知道了存在应用超出NOIP范围的知识的O(VN)算法。希望你特别注意“拆分物品”的思想和方法,自己证明一下它的正确性,并用尽量简洁的程序来实现。 ### 四、混合三种背包问题 问题    如果将01背包、完全背包、多重背包混合起来。也就是说,有的物品只可以取一次(01背包),有的物品可以取无限次(完全背包),有的物品可以取的次数有一个上限(多重背包)。应该怎么求解呢? 01背包与完全背包的混合   考虑到在01背包和完全背包中最后给出的伪代码只有一处不同,故如果只有两类物品:一类物品只能取一次,另一类物品可以取无限次,那么只需在对每个物品应用转移方程时,根据物品的类别选用顺序或逆序的循环即可,复杂度是O(VN)。 伪代码如下: ``` c for i=1..N  if 第i件物品是01背包   for v=V..0    f[v]=max{f[v],f[v-w[i]]+c[i]};  else if 第i件物品是完全背包   for v=0..V    f[v]=max{f[v],f[v-w[i]]+c[i]}; ``` 再加上多重背包   如果再加上有的物品最多可以取有限次,那么原则上也可以给出O(VN)的解法:遇到多重背包类型的物品用单调队列解即可。但如果不考虑超过NOIP范围的算法的话,用多重背包中将每个这类物品分成O(log n[i])个01背包的物品的方法也已经很优了。 **【例4】混合背包** **【问题描述】** **一个旅行者有一个最多能用V公斤的背包,现在有n件物品,它们的重量分别是W1,W2,...,Wn,它们的价值分别为C1,C2,...,Cn。有的物品只可以取一次(01背包),有的物品可以取无限次(完全背包),有的物品可以取的次数有一个上限(多重背包)。求解将哪些物品装入背包可使这些物品的费用总和不超过背包容量,且价值总和最大。** **【输入格式】** **第一行:二个整数,V(背包容量,V<=200),N(物品数量,N<=30);** **第2..N+1行:每行三个整数Wi,Ci,Pi,前两个整数分别表示每个物品的重量,价值,第三个整数若为0,则说明此物品可以购买无数件,若为其他数字,则为此物品可购买的最多件数(Pi)。** **【输出格式】** **仅一行,一个数,表示最大总价值。** **【样例输入】mix.in** **10 4** **2 1 0** **3 3 1** **4 5 4** **【样例输出】mix.out** **11** **【样例解释】** **选第一件物品1件和第三件物品2件。** ``` c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 n; int w[31], c[31], p[31]; int f[201]; int max(int x,int y) { return x>y?x:y; } int main(){ scanf("%d%d",&m,&n); for (int i = 1; i <= n; i++) scanf("%d%d%d",&w[i],&c[i],&p[i]); for (int i = 1; i <= n; i++) if (p[i] == 0) { //完全背包 for (int j = w[i]; j <= m; j++) f[j] = max(f[j], f[j-w[i]]+c[i]); } else { for (int j = 1; j <= p[i]; j++) //01背包和多重背包 for (int k = m; k >= w[i]; k--) f[k] = max(f[k],f[k-w[i]]+c[i]); } printf("%d",f[m]); return 0; } ``` **小结**   有人说,困难的题目都是由简单的题目叠加而来的。这句话是否是公理暂且存之不论,但它在本讲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来01背包、完全背包、多重背包都不是什么难题,但将它们简单地组合起来以后就得到了这样一道一定能吓倒不少人的题目。但只要基础扎实,领会三种基本背包问题的思想,就可以做到把困难的题目拆分成简单的题目来解决。 ### **五、二维费用的背包问题** **问题**    **二维费用的背包问题是指:对于每件物品,具有两种不同的费用;选择这件物品必须同时付出这两种代价;对于每种代价都有一个可付出的最大值(背包容量)。问怎样选择物品可以得到最大的价值。设这两种代价分别为代价1和代价2,第i件物品所需的两种代价分别为a[i]和b[i]。两种代价可付出的最大值(两种背包容量)分别为V和U。物品的价值为c[i]。** **算法**   **费用加了一维,只需状态也加一维即可。设`f[i][v][u]`表示前i件物品付出两种代价分别为v和u时可获得的最大价值。**   **状态转移方程就是:`f [i][v][u]=max{f[i-1][v][u],f[i-1][v-a[i]][u-b[i]]+c[i]}`。如前述方法,可以只使用二维的数组:当每件物品只可以取一次时变量v和u采用逆序的循环,当物品有如完全背包问题时采用顺序的循环。当物品有如多重背包问题时拆分物品。** **物品总个数的限制**   **有时,“二维费用”的条件是以这样一种隐含的方式给出的:最多只能取M件物品。这事实上相当于每件物品多了一种“件数”的费用,每个物品的件数费用均为1,可以付出的最大件数费用为M。换句话说,设`f[v][m]`表示付出费用v、最多选m件时可得到的最大价值,则根据物品的类型(01、完全、多重)用不同的方法循环更新,最后在`f[0..V][0..M]`范围内寻找答案。** **另外,如果要求“恰取M件物品”,则在`f[0..V][M]`范围内寻找答案。** **【例5】潜水员** **【问题描述】** **潜水员为了潜水要使用特殊的装备。他有一个带2种气体的气缸:一个为氧气,一个为氮气。让潜水员下潜的深度需要各种的数量的氧和氮。潜水员有一定数量的气缸。每个气缸都有重量和气体容量。潜水员为了完成他的工作需要特定数量的氧和氮。他完成工作所需气缸的总重的最低限度的是多少?** **例如:潜水员有5个气缸。每行三个数字为:氧,氮的(升)量和气缸的重量:** **3 36 120** **10 25 129** **5 50 250** **1 45 130** **4 20 119** **如果潜水员需要5升的氧和60升的氮则总重最小为249(1,2或者4,5号气缸)。** **你的任务就是计算潜水员为了完成他的工作需要的气缸的重量的最低值。** **【输入格式】** **第一行有2整数m,n(1<=m<=21,1<=n<=79)。它们表示氧,氮各自需要的量。 第二行为整数k(1<=n<=1000)表示气缸的个数。** **此后的k行,每行包括ai,bi,ci(1<=ai<=21,1<=bi<=79,1<=ci<=800)3整数。这些各自是:第i个气缸里的氧和氮的容量及汽缸重量。** **【输出格式】** **仅一行包含一个整数,为潜水员完成工作所需的气缸的重量总和的最低值。** ``` c 【参考程序】 #include #include //初始化memset要用到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v, u, k; int a[1001], b[1001], c[1001]; int f[101][101]; int main(){ memset(f,127,sizeof(f)); //初始化为一个很大的正整数 f[0][0] = 0; scanf("%d%d%d",&v,&u,&k); for (int i = 1; i <= k; i++) scanf("%d%d%d",&a[i],&b[i],&c[i]); for (int i = 1; i <= k; i++) for (int j = v; j >= 0; j--) for (int l = u; l >= 0; l--) { int t1 = j+ a[i],t2 = l + b[i]; if (t1 > v) t1 = v; //若氮、氧含量超过需求,可直接用需求量代换, if (t2> u) t2 = u; //不影响最优解 if (f[t1][t2] > f[j][l] + c[i]) f[t1][t2] = f[j][l] + c[i]; } printf("%d",f[v][u]); return 0; } ``` **小结** **事实上,当发现由熟悉的动态规划题目变形得来的题目时,在原来的状态中加一维以满足新的限制是一种比较通用的方法。希望你能从本讲中初步体会到这种方法。** ### 六、分组的背包问题 问题: 有N件物品和一个容量为V的背包。第i件物品的费用是w[i],价值是c[i]。这些物品被划分为若干组,每组中的物品互相冲突,最多选一件。求解将哪些物品装入背包可使这些物品的费用总和不超过背包容量,且价值总和最大。 算法: 这个问题变成了每组物品有若干种策略:是选择本组的某一件,还是一件都不选。也就是说设f[k][v]表示前k组物品花费费用v能取得的最大权值,则有f[k][v]=max{f[k-1][v],f[k-1][v-w[i]]+c[i]|物品i属于第k组}。 使用一维数组的伪代码如下: ``` c for 所有的组k for v=V..0 ​ for 所有的i属于组k       f[v]=max{f[v],f[v-w[i]]+c[i]} ```   注意这里的三层循环的顺序,“for v=V..0”这一层循环必须在“for 所有的i属于组k”之外。这样才能保证每一组内的物品最多只有一个会被添加到背包中。 另外,显然可以对每组中的物品应用完全背包中“一个简单有效的优化”。 **【例6】分组背包** **【问题描述】** **一个旅行者有一个最多能用V公斤的背包,现在有n件物品,它们的重量分别是W1,W2,...,Wn,它们的价值分别为C1,C2,...,Cn。这些物品被划分为若干组,每组中的物品互相冲突,最多选一件。求解将哪些物品装入背包可使这些物品的费用总和不超过背包容量,且价值总和最大。** **【输入格式】** **第一行:三个整数,V(背包容量,V<=200),N(物品数量,N<=30)和T(最大组号,T<=10);** **第2..N+1行:每行三个整数Wi,Ci,P,表示每个物品的重量,价值,所属组号。** **【输出格式】** **仅一行,一个数,表示最大总价值。** **【样例输入】group.in** **10 6 3** **2 1 1** **3 3 1** **4 8 2** **6 9 2** **2 8 3** **3 9 3** **【样例输出】group.out** **20** ``` c 【参考程序】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v, n, t; int w[31], c[31]; int a[11][32], f[201]; int main(){ scanf("%d%d%d",&v,&n,&t); for (int i = 1; i <= n; i++){    int p; scanf("%d%d%d",&w[i],&c[i],&p); a[p][++a[p][0]] = i; } for (int k = 1; k <= t; k++) for (int j = v; j >= 0; j--) for (int i = 1; i <= a[k][0]; i++) if (j >= w[a[k][i]]) { int tmp = a[k][i]; if (f[j] < f[j-w[tmp]]+c[tmp]) f[j] = f[j-w[tmp]]+c[tmp]; } printf("%d",f[v]); return 0; } ``` **小结** 分组的背包问题将彼此互斥的若干物品称为一个组,这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模型。不少背包问题的变形都可以转化为分组的背包问题。 ### **七、有依赖的背包问题** **简化的问题** ​ **这种背包问题的物品间存在某种“依赖”的关系。也就是说,i依赖于j,表示若选物品i,则必须选物品j。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先设没有某个物品既依赖于别的物品,又被别的物品所依赖;另外,没有某件物品同时依赖多件物品。** **算法** ​ **这个问题由NOIP2006金明的预算方案一题扩展而来。遵从该题的提法,将不依赖于别的物品的物品称为“主件”,依赖于某主件的物品称为“附件”。由这个问题的简化条件可知所有的物品由若干主件和依赖于每个主件的一个附件集合组成。** ​ **按照背包问题的一般思路,仅考虑一个主件和它的附件集合。可是,可用的策略非常多,包括:一个也不选,仅选择主件,选择主件后再选择一个附件,选择主件后再选择两个附件……无法用状态转移方程来表示如此多的策略。(事实上,设有n个附件,则策略有2^n+1个,为指数级。)** ​ **考虑到所有这些策略都是互斥的(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种策略),所以一个主件和它的附件集合实际上对应于分组的背包中的一个物品组,每个选择了主件又选择了若干个附件的策略对应于这个物品组中的一个物品,其费用和价值都是这个策略中的物品的值的和。但仅仅是这一步转化并不能给出一个好的算法,因为物品组中的物品还是像原问题的策略一样多。** ​ **再考虑分组的背包中的一句话: 可以对每组中的物品应用完全背包中“一个简单有效的优化”。这提示我们,对于一个物品组中的物品,所有费用相同的物品只留一个价值最大的,不影响结果。所以,我们可以对主件i的“附件集合”先进行** **一次01背包,得到费用依次为0..V-w[i]所有这些值时相应的最大价值f'[0..V-w[i]]。那么这个主件及它的附件集合相当于V-w[i]+1个物品的物品组,其中费用为w[i]+k的物品的价值为f'[k]+c[i]。也就是说原来指数级的策略中有很多策略都是冗余的,通过一次01背包后,将主件i转化为 V-w[i]+1个物品的物品组,就可以直接应用分组的背包的算法解决问题了。** ​ **更一般的问题是:依赖关系以图论中“森林”的形式给出(森林即多叉树的集合),也就是说,主件的附件仍然可以具有自己的附件集合,限制只是每个物品最多只依赖于一个物品(只有一个主件)且不出现循环依赖。** ​ **解决这个问题仍然可以用将每个主件及其附件集合转化为物品组的方式。唯一不同的是,由于附件可能还有附件,就不能将每个附件都看作一个一般的01 背包中的物品了。若这个附件也有附件集合,则它必定要被先转化为物品组,然后用分组的背包问题解出主件及其附件集合所对应的附件组中各个费用的附件所对应的价值。** ​ **事实上,这是一种树形DP,其特点是每个父节点都需要对它的各个儿子的属性进行一次DP以求得自己的相关属性。这已经触及到了“泛化物品”的思想。看完P08后,你会发现这个“依赖关系树”每一个子树都等价于一件泛化物品,求某节点为根的子树对应的泛化物品相当于求其所有儿子的对应的泛化物品之和。** **小结** ​ NOIP2006的那道背包问题,通过引入“物品组”和“依赖”的概念可以加深对这题的理解,还可以解决它的推广问题。用物品组的思想考虑那题中极其特殊的依赖关系:物品不能既作主件又作附件,每个主件最多有两个附件,可以发现一个主件和它的两个附件等价于一个由四个物品组成的物品组,这便揭示了问题的某种本质。 ### **八、背包问题的方案总数** 对于一个给定了背包容量、物品费用、物品间相互关系(分组、依赖等)的背包问题,除了再给定每个物品的价值后求可得到的最大价值外,还可以得到装满背包或将背包装至某一指定容量的方案总数。 对于这类改变问法的问题,一般只需将状态转移方程中的max改成sum即可。例如若每件物品均是01背包中的物品,转移方程即为`f[i][v]=sum{f[i-1][v],f[i-1][v-w[i]]+c[i]},初始条件f[0][0]=1。` 事实上,这样做可行的原因在于状态转移方程已经考察了所有可能的背包组成方案。 【例9-17】、货币系统 【问题描述】   给你一个n种面值的货币系统,求组成面值为m的货币有多少种方案。样例:设n=3,m=10,要求输入和输出的格式如下: 【样例输入】money.in 3 10 //3种面值组成面值为10的方案 1 //面值1 2 //面值2 5 //面值5 【样例输出】money.out   10 //有10种方案 ``` c 【算法分析1】    设f[j]表示面值为j的最大方案数, 如果f[j-k*a[i]]!=0则f[j]=f[j]+f[j-k*a[i]],当1<=i<=n,m>=j>= a[i],1<=k<=j / a[i]。 #include int m, n; int a[1001]; long long f[10001]; //注意要用long long int main() { scanf("%d%d",&n,&m); //n种面值的货币,组成面值为m for (int i = 1; i <= n; i++) scanf("%d",&a[i]); //输入每一种面值 f[0] = 1; for (int i = 1; i <= n; i++) for (int j = m; j >= a[i]; j--) //f[j]表示面值为j的总方案数 for (int k = 1; k <= j / a[i]; k++) f[j] += f[j-k*a[i]]; printf("%I64d",f[m]); // f[m]为最优解 return 0; } 【算法分析2】 设f[j]表示面值为j的总方案数,如果f[j-a[i]]!=0则f[j]=f[j]+f[j-a[i]],1<=i<=n,a[i]<=j<=m。 【参考程序2】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 m; int a[101]; long long f[10001]; int main(){ scanf("%d%d",&n,&m); for (int i = 1; i <= n; i++) scanf("%d",&a[i]); f[0] = 1; for (int i = 1; i <= n; i++) for (int j = a[i]; j <= m; j++) f[j] += f[j-a[i]]; printf("%I64d",f[m]); return 0; } ``` 小结: 显然,这里不可能穷尽背包类动态规划问题所有的问法。甚至还存在一类将背包类动态规划问题与其它领域(例如数论、图论)结合起来的问题,在这篇论背包问题的专文中也不会论及。但只要深刻领会前述所有类别的背包问题的思路和状态转移方程,遇到其它的变形问法,只要题目难度还属于NOIP,应该也不难想出算法。 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应该也是一个OIer应有的品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