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lls": [ { "attachments": {}, "cell_type": "markdown", "metadata": {}, "source": [ "## 短序\n", "\n", "2016年的“帝吧出征Facebook”事件,这一群抗拒主流的亚文化青年群体,平日里貌似远离政治,却在“周子瑜高举台湾国旗”事件中,帝吧的成员们用集体行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打击台独,维护统一”,刷新人们对网络青年群体的固有印象。从此前的我写过的[亚文化视域评论及弹幕调研.ipynb](https://nbviewer.org/github/hoochanlon/scripts/blob/main/d-ipynb/亚文化视域评论及弹幕调研.ipynb)、[民生及时评类新闻基础分析.ipynb](https://nbviewer.org/github/hoochanlon/scripts/blob/main/d-ipynb/民生及时评类新闻基础分析.ipynb),这也更进一步证明了人具有多元的情感展现以及多样化的兴趣取向。不过这一次分析的重点是 —— 帝吧话语表达与社群动员研究。\n", "\n", "“帝吧出征”反映了台湾与中国在政治教育语境方面的差异:\n", "\n", "台湾方面:根据李红梅(2016)[[1]](#fn3-black)的描述,几十年来,台湾的本土化运动导致认同中国身份的人越来越少,而认同台湾身份的人越来越多。根据台湾政治大学2014年公布的民调数据支持,高达23.8%的台湾民众倾向台独或希望尽快实现台独;60.4%的民众仅认同自己是台湾人;32.7%的民众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而仅有3.5%的民众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台独倾向和认同台湾身份的比例达到自1994年以来的新高。\n", "\n", "中国方面:中国在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推广。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正以高速发展的方向迈进,这种发展使得中国民众对自身身份和国家认同感越来越自信。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可能错误地认为台湾民众不认同中国是因为对中国大陆的了解不足,或者受到精英、媒体、政客以及台独投机分子的误导。\n", "\n", "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理解“帝吧出征”。要深入了解帝吧社群的动机,首先需要了解帝吧的发展过程,然后分析帝吧成员的言论表达,看到言论背后的行为动机内核,才能了解帝吧社群动员的整体逻辑和实质。\n", "\n", "## 从李毅吧到帝吧社群的嬗变\n", "\n", "以下是对李毅吧自我演化成了如今的帝吧的横纵向视角解析:\n", "\n", "**初期阶段:** 李毅吧是粉丝对李毅偶像崇拜的主题乐园,这与大多数粉丝应援团别无二致。\n", "\n", "**“李毅吧”被叫“帝吧”的开端:** 在李毅吧管理员对李毅存在争议的话题帖子进行审核控评,于是这部分成员为了规避审查而发表意见,开始使用借喻隐喻等方式进行二次创作及内涵化表达,典型例子为《李毅大帝本纪》被广泛传播,由此李毅吧又被人们称为帝吧;自此李毅吧向帝吧的转变,社群已逐渐具有了“反权威”式内涵文化意识形态雏形特征。\n", "\n", "**由“帝吧粉丝”、“D8粉丝”、“D丝“到“屌丝”称谓的嬗递:** 从大众对“D丝”的误读、戏谑性的解读成”屌丝“,帝吧对立社群及反粉丝并随之以“屌丝”一词作为对帝吧成员蔑称。“屌丝”一词,因其词缀“屌”带有的不雅、粗俗或冒犯性、不得体、不文明的詈语特征,由此成了轻蔑鄙夷对方的降格式称谓。\n", "\n", "**帝吧对“屌丝”意识的树立与流行:** 当对方通过自我提升降低了\"屌丝\"的地位时,\"屌丝\"被塑造成了与\"精英\"对立的低层次和高层次之间的二元对立。在这种语境下,人们对于贫富差距、文化断层和社会分层等问题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屌丝\"这个概念从个人层面的指代和想象扩展到了整个集体意识的范畴。[[2]](#fn1-black)。第一批李毅粉丝开始退潮,沉淀于帝吧内涵式文化的持续扩张,也正是加速产生这一现象的质变因子。\n", "\n", "**“屌丝”一词的流行促成帝吧成员们集体反映民生现象的景观:**\n", "\n", "1. 成员群体特征:截止2016年,吧内成员以情绪高昂的大学生或工作男性为主,普遍年龄在30岁以下。[[3]](#fn2-black)\n", "2. 成员背景及属性:八九十年代的他们成长于父辈文化和当代社会文化与代际的分层之下,有着反传统、反权威、反阶层的生活意识。在当时,他们掌握了前沿获取信息及通讯的互联网媒介,接受了义务教育普及与大学扩招,树立起来自我智力及道德感优越的意识感。个体深陷被支配的生活,面对阶层分化与固化所带来的无力感,导致他们采取自我矮化、自嘲、憎恶现实的方式来抗衡社会现实中的矛盾。这种反抗常常通过愤世嫉俗和讽刺社会来表达,以期找到自己内心的慰籍。\n", "3. 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二次构建:亚文化的表现形式:青年群体进行着不被传统主流所接受的新式独特风格的媒介素材创作与传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兴趣与价值观以及具有共同话题的群体。经过当今的表情包、影视动漫话题与当前实事进行融合的二创,进一步升温了帝吧成员们的讨论热情。\n", "\n", "至此,李毅吧从最初的粉丝对李毅偶像的崇拜主题乐园,自我演化成了一个群员们通过投射亚文化来反映社会阶层现象和探讨其他多元话题的帝吧社群,成功完成了一次嬗变。\n", "\n", "## 帝吧成员话语及表情包分析\n", "\n", "### 帝吧成员的话语特征及行为模式\n", "\n", "**帝吧话语内涵中反映了普通群众的价值理念,同时也存在对官员和富人的敌视情绪。** 在这些话语中,草根群众崇拜热点人物,并对他们进行提纯,做为草根英雄代表以及符合自己心中理想主义的象征。 然而,这种处理方式可能会制造二元对立,激化排外和仇恨情绪,甚至存在导致报复性的恶性治安事件的风险。\n", "\n", "**帝吧成员言谈举止放浪不羁,玩世不恭,嘲笑世俗,虽见社会表象特征,但整体缺乏表象问题的探究性思考,简化社会问题的复杂性,时常带有争议性的二元对立逻辑的话语。** 对于主流媒体中党政新闻,社群网友时常抨击“新闻联播,开会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决议没有不通过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人心没有不鼓舞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接见没有不亲切的”;对世界、人生的看法问题,他们认为“其实,想开了,世界上的一切问题,都能用‘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来回答”;对社会公共娱乐话题,他们也是常态发泄“什么明星,什么偶像,什么流行,什么文化,四个字就可以概括一女娼男盗”。\n", "\n", "帝吧成员在发帖言语中表现出激情四溢、行为冲动和思维偏激极化的特征,这些暴动特征展现出以下几个方面:\n", "\n", "1. **群体情绪化**:这些暴动活动往往由一群人带头,激发了大量参与者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往往是基于主观的个人偏见或认知片面性而产生的。\n", "2. **集体行动的非理性**:这些暴动行为缺乏充分的理性思考和平衡的判断,参与者往往只看到事件的一面,忽视了背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n", "3. **个体攻击和辱骂**:这些暴动往往伴随着对特定个体或组织的攻击和辱骂,涉及到人身攻击和贬低言辞,而非基于事实和理性的讨论。\n", "4. **群体效应和集体心理**:这些暴动往往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迅速传播和扩大,形成了一种群体效应和集体心理,使得参与者更加倾向于跟随潮流,而非独立思考。\n", "\n", "因此,帝吧集体具有较高的暴动风险,这种风险在出征Facebook、对李宇春吧、东方神起吧等爆吧运动中得到了典型的体现。\n", "\n", "### 参与帝吧出征的女性话语特征\n", "\n", "女性基于母系情节的关怀及亲和力,相比男性来说更善于体验自己与他人的心情感受。这一点在女性小粉红群体加入后,帝吧从最初出征显现出“父权霸权”[(李红梅,2016,P108)](#fn1-black)的语态,到中期阶段流露出以“爱”为主题的感化式话语,得到明显体现。\n", "\n", "“我只觉得台湾好可怜,这样被蒙蔽,有没有学过历史”
\n", "“湾湾,祖国爱你”
\n", "“我不会谈政治,没有什么大道理。只是讲点自己的经历。我是一个淘宝店主.在面对台湾同胞时,我总是给他们最大的优惠,最真诚的建议....希望所有台湾同胞们能理性看待回家这件事情。一个家,不管怎么分离,总是分不开的。”
\n", "“湾湾们我来教你们唱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唱!”“蔡阿姨,您买面膜吗?我给您打五折!!!”“蔡总,台湾朋友,有没有想过如果中华民族大团结,我们有多强大?”
\n", "\n", "严常坤[(2018,P40)](#fn2-black)认为:这些具有亲和力的抒情政治话语话语,贴近生活、贴近实物,更易获得他人的肯定和回馈,这也是后期两岸网友开始交流的基础。不过,这些话语中的一些特征显示出一定的潜在意识植入和软洗脑的倾向。以下是对话语特征的分析:\n", "\n", "1. **倾向性言论**:部分话语表达出对台湾的同情或可怜,以及对祖国的热爱,这种情感表达可能会激发听众的共鸣,从而塑造他们对特定观点的倾向性。\n", "2. **技巧性使用**:有些话语采用了技巧性的表达方式,例如自称不懂政治但分享个人经历,或者以优惠价格和真诚建议的形式呼吁台湾同胞理性看待回归,这种方式可能通过亲和力和情感共鸣来影响听众的态度。\n", "3. **国家认同强调**:部分话语强调国家认同,如教唱国歌、以\"祖国爱你\"等方式,这种表达可能试图强化听众对国家认同的情感,进一步塑造他们的意识形态。\n", "4. **利益诱导**:有一句话提到给蔡阿姨打折销售面膜,这种经济利益诱导可能旨在通过商品交易来增强亲中立场,并增加听众对统一观点的认同。\n", "5. **言辞上存在短暂的生理感官不适与肉麻**:这些话语传递了一种强烈的情绪和情感,同时包含了一些潜在的操控和煽动因素,这样的言辞倾向于试图影响人的情感和态度及立场转向。有时候,当我们感觉到过度的情绪化和言辞的强烈倾向时,我们可能会产生不适和肉麻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源自于对潜在操控和情绪化言辞的警觉和保护机制。\n", "\n", "综合上述特征,这些女性话语大多是以亲和力、情感共鸣、利益诱导而展开的感性认同与立场转向,包含一定的意识形态倾向与植入的目的。然而,个人的观点和立场会因不同的背景和观念而有所差异,因此在对待这些话语时,保持批判思维和多元意见的包容性是重要的。\n", "\n", "### 解读表情包语义重构\n", "\n", "这里引用严常坤[(2018,P49,P55)](#fn2-black)提及的表情包做说明与阐述。\n", "\n", "\n", "\n", "\n", "\n", "表情包的作用机制可以分析如下:\n", "\n", "**表情包内部结构**:表情包的第一层是通过人物动作和展现的表情来传递情感的第一印象。第二层是文字表述内容,结合第一印象的人物动作和表情,产生多重观感信息元素,使得表情包可以被多元化解读。夸张的人物动作和表情,结合严肃的文字,形成怪诞离奇的整体内容,催生出幽默效果,具备娱乐性和可重构性。\n", "\n", "**信息娱乐与意义重构**:当信息载体的娱乐元素多于直接严肃的文字时,信息传达的重心发生偏移,人们更倾向于关注和消遣娱乐内容。因此,表情包作为娱乐元素的载体,成为信息传达的重要方式。表情包作为双方娱乐的社交活动媒介,带有娱乐性质,并促成了意义上的重构。\n", "\n", "**虚拟场域的身份重塑**:通过在虚拟场域中使用表情包进行视觉修辞,个体以特定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身份,并以此重构与他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塑造特定的形象和角色,个体对他者施加规训或影响,并在互动中塑造新的社会规范和期望。\n", "\n", "总体而言,表情包通过其内部结构、信息娱乐与意义重构以及虚拟场域的身份重塑,成为一种丰富、多样化的沟通工具,能够传递情感、娱乐人们并重新构建个体与社会互动的方式。\n", "\n", "## 帝吧社群动员研究\n", "\n", "### 帝吧社群的文化模型(框架认知)\n", "\n", "集体记忆是由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在20世纪20年代首次提出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集体所保存的各种记忆,包括关于集体过去的各种认知,涵盖实物、实践、知识和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对于社会个体而言,他们个人的经历、思考、情感体验和表达等都可以成为其记忆的一部分。而从整个社会的视角来看,无数个体的记忆从不同的角度、范围和层次相互集合、渗透和融合,进而形成宏观层面的社会记忆。\n", "\n", "集体记忆的形成和演变是社会共同体和群体认同的重要基础。它可以是特定社会群体、文化团体、民族群体或国家所共享的共同回忆,通过共同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念和象征符号等元素来构建和维系。集体记忆不仅是个体记忆的延伸和扩展,还反映了群体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对于塑造群体身份、历史认知和社会共识具有重要作用。\n", "\n", "当下帝吧青年一代网民作为80后至95后的特殊群体,他们的集体记忆理所当然被包含在大的社会记忆之中,且他们社会认知文化地图和社会心理谱系一定程度上也被社会记忆所形塑。但由于人自身所能延伸出去的空间有限,长时间穿梭于社交论坛的帝吧网友的社会记忆很大程度上也源于网络事件的发生后,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削平、磨尖、添加及传统主流媒体和意见领袖把关、过滤后的建构想象,最终形成目前我们所感受到的帝吧话语生产的文化模型。([严常坤,2018,P58及图8](#fn2-black))\n", "\n", "\n", "\n", "\n", "### 创伤性集体记忆刺激下,爆发“帝吧出征”集体行动\n", "\n", "台湾、西藏、钓鱼岛及南海问题,这些在稍有政治常识的国人看来都是不能逾越底线的问题。周子瑜高举“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声称自己不是中国人而是台湾人,这使大陆人民本已复杂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情绪再次受到冲击,在集体创伤性记忆下,表明“台独”倾向这对长期接受“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大陆青年来说,不可接受。事情一经扩散就成为了刺激网络民族主义话语高涨的重要来源,再经由帝吧的传播起到了爱国情感的唤起作用,让一群帝吧影响下的民粹主义者迅速转化成爱国主义者,发动了大陆互联网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集体“翻墙”出征。([严常坤,2018,P58及图10](#fn2-black))\n", "\n", "\n", "\n", "民族主义与爱国情感的竞合可以理解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作用和交织在一起的关系。民族主义强调对民族的认同和忠诚,追求维护民族权益,而爱国情感则是对国家的热爱和关心。在国家面临挑战或威胁时,民族主义情绪可以激发起爱国情感,使人们更加团结和奋发向前。\n", "\n", "然而,我们也需要意识到民族主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滥用: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如果被统治者或特定群体操纵,可能被用来排斥、边缘化其他群体,压制多样性、限制意见多元性,并合理化对他人的歧视或侵略行为。这种情况下,民族主义就成为一种[法西斯](https://zh.wikipedia.org/wiki/法西斯主义)的工具。\n", "\n", "### 动员组织模式\n", "\n", "社会的此种刺激、鼓舞效果,在某些场合特别地明显。在情绪激昂的集会当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平时没有的感受,也能够成就个人力量所无法完成的事情。.....基于这样的原因,所有团体一一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一一都不忘定时举行集会,因为在这样的集会当中,借着共同信念的集体展示,团体成员就能够重新强化其共同信念。要强化某些在单独状态下容易消散的情绪,唯一要做的事,就是使所有分享着此一情绪的人们,处在更紧密、更有活力的关系当中。在此,Durkheim 特别强调起舆或者强烈的集体情绪本身所能发挥的特定社会功能或效应,从而其意义便非简单的以“非理性”一词可以抹消。其次,Durkheim认为创造集体亢奋氛围的实作,并不仅仅限于初民社会的氏族节庆,而是“所有的政治、经济、宗教团体”,为了维系团体内部的凝聚力、加强团体成员的信念,都必须定时举行集会。 ———— 《流动的群聚(mob-ility): 网路起哄的社会心理基础》[[4]](#fn4-black)\n", "\n", "#### 多平台网友与帝吧社群话语联合\n", "\n", "出征者除帝吧原有的“毅丝”绝大部分都是从其他社交平台临时动员招募而来,动员初期在两个QQ总群和前线部队下面分支六路小分队,一路负责收集“台独”的资料和图片、二路负责各大平台去动员网友、三路为后勤部队,负责制作反对“台独”的表情包和言论、四路主要是海外的留学生和华侨居多,负责相关文字的翻译工作、五路则是专门负责Facebook点赞和举报、最后一路主要负责粤语相关工作。([严常坤,2018,P58](#fn2-black))\n", "\n", "#### 草根意见领袖动员号召\n", "\n", "意见领袖指的是那些具有特殊影响力能够影响他人意见的人,然而草根意见领袖与其受众们也可视作一个趣缘团体、组织。在一个基础的价值观达成共识与亲近情感认同的群体,意见领袖更容易促使粉丝接受和认同意见领袖的观点,并对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粉丝会积极传播和分享意见领袖的观点,形成信息的传播链。这种关联度促使意见领袖的观点和信息在网络上得到迅速传播和扩散,从而影响更多的人,这也为后续舆论爆发形成基础的动力。\n", "\n", "意见领袖通过与粉丝的互动和呼吁,能够动员粉丝参与到集体行动中,如签名运动、网络抗议等。粉丝在意见领袖的引领下,更容易团结起来,共同表达和维护特定的观点、权益或利益。因此,意见领袖与粉丝的关联度是网络舆论发生并进化的重要路径及基础机制。\n", "\n", "[严常坤,2018,P65,表6](#fn2-black)\n", "\n", "\n", "\n", "\n", "#### 型构的行动共同体:图像策略与暗示性话语\n", "\n", "国家疆域、图腾自不必说,下面简单阐述明星做为表情包的作用:\n", "\n", "1. 增加娱乐性和吸引力:明星作为公众关注的对象,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粉丝基础。使用明星的表情包可以增加动员行动的娱乐性和吸引力,吸引更多人参与和关注。\n", "2. 建立情感连接:明星作为公众喜爱的人物,其形象和表情可以与民众产生情感共鸣。使用明星的表情包可以通过触发人们对明星的喜爱和情感连接,进而将这种情感转移到动员行动上,增强人们对集体认同和行动的意愿。\n", "3. 强表达效果:明星的表情包通常具有鲜明的表情和特点,可以更准确地表达情感和态度。在动员行动中使用明星的表情包可以通过视觉形象直接传递信息和情感,增强表达效果,使信息更加生动、易于理解和传播。\n", "\n", "作为重要的动员资源,视觉文本或视觉象征符号常常以地图疆域、国家图腾和领袖个人形象等的形式展现,以此来获得集体认同和领土边界的概念,进而促成动员行动,视觉传播赋予的民族主义最大化。\n", "\n", "[严常坤,2018,P66,图10](#fn2-black)\n", "\n", "\n", "\n", "古斯塔夫・勒庞对于暗示话语更有细致性分析,从精神分析角度,他认为群体规则形成于集体幻觉机制,论述了群体常常处于一种期待状态所以很容易被暗示,一旦给予暗示性提示,经过相五传染之后很快就会形成群体倾向的一致性。因此帝吧形成的群体风格话语作为喑示力量,可诱导群体情感进行动员,在这过程中只需要看社群给予暗示性象征物是否精确到位即可,帝吧出征前给予的隐喻一一斯巴达300勇士的“king bar”动员图片就很好例子,通过此象征唤起了帝吧成员的情感和信念记忆,进发出了行动力量。[(严常坤,2018,67)](#fn2-black)\n", "\n", "#### 型构[[5]](#fn5-black)的行动共同体:文字劝服\n", "\n", "@有什么拗不过:#帝化fb出征#正规军就是特么厉害。
\n", "@修炼成精的汤包妖:#FB表情包大战#帝吧化出征#哈哈哈哈哈哈精英部队来了,我们还有天涯没出动呢,湾湾在接下来的日子将向我们诠释什么叫做实力懵逼。
\n", "@在旧时光里爱过你:#帝吧出征#燃爆了!!!!此生不悔生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我大中华就是属!!!翻不了墙支持不了前线!只能刷微博贴吧直播!!!希望我帝吧参战人员凯旋归来!!!! PS:听说黑客已经下水参战了,加油!!!!
\n", "\n", "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n", "\n", "1. 情感激发:这类文字往往通过情感上的强调和煽动来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以此产生一种集体认同和归属感。注意观察文字中是否出现情绪化的词语、表达方式和情感强调,以及是否有借用集体符号和象征来引发情感共振的手法。\n", "2. 话题集中:这种文字通常会集中在特定的话题或事件上,并对其进行极端的描述和评价。注意观察文字中是否有过度夸大、黑白分明、绝对化的说辞,以及对于特定群体或事件的赞美、崇拜或攻击性言辞。\n", "3. 群体效应:这种文字往往通过借助群体效应来传递信息和触发行动。注意观察文字中是否存在集体行动的号召、参与动员的手法,以及通过群体认同和归属感来加强信息传递和行动动机的特点。\n", "4. 上下文分析:除了文字本身,还需要考虑文字所处的环境和背景。观察文字的发布平台、作者身份、目标受众等因素,以及与其他相关信息的关联,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文字的目的和意图。\n", "\n", "夸张性的情感表达:这些话语通过夸张的表述和情感的极端化,强调帝吧成员对于活动的热情和坚定信念。通过夸张的语言,他们表达出对活动的支持和自豪感,以激发群体成员之间的情感共鸣和归属感;群体心理学的应用:这些话语借鉴了群体心理学的原理,理解了聚集在一起的群体成员情感的极端性和简单性。他们利用群体心理学的特点,通过夸张的话语来吸引和激发群体成员的参与和支持;劝服传播的策略:这些话语在面对已经“热身”的群体时,采取了夸张的传播策略。由于群体成员已经对活动充满了热情和期待,他们在传播中使用夸张的语言来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和威力,以进一步增强群体成员的参与动力。\n", "\n", "这些表述人的特征可以总结为:情感激发、极端夸张、集体行动动员、对帝吧群体及出征的事件的崇拜和赞美、借用集体符号和象征、强调集体认同和归属感。正如严常坤[(2018,P66,67)](#fn2-black)所说,随处可见的帝吧出征风格话语可以看出群体成员的狂热和爆发,正是应了那句对于狂热群体的动员时,不必考虑自己的逻辑论证是否合理正确,而只需危言耸听、夸大其词的话语即可。”总之,帝吧风格话语呈现的这些暗示性、陈述性、及夸张性的话语策略,看似散漫的表达,实则追求一种集体热情高涨的情境。\n", "\n", "### 民族主义的集体动员和网络舆论引导\n", "\n", "当群体的文化与他们倡导的价值目标重合时,形成了一种动力机制,促使群体成员对帝吧社群的多角度文化认同和集体互动。帝吧通过整齐划一的动员基础,深刻影响了其群体成员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从而调动了粉丝的积极性和团结性来支持社群的集体活动。\n", "\n", "在网络平台上,民族主义情感的表达成为一种常见现象。通过共享符号、行为和与同样认同的人建立联系,人们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和情感。这种身份政治的表演受到个体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在\"周子瑜事件\"中,帝吧充分利用网络的连通性,在各平台上刷榜和引流,通过构建共同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话语,动员和征集参与者。虽然\"帝吧出征\"看起来组织有序,参与者需服从指挥,有明确的出征时间、纪律和攻击目标,还要求使用固定的集体模板等规则。然而,实际上年轻人受到帝吧新式话语的影响和动员,不一定需要深入思考逻辑或进行论证,将出征变成了一场狂欢喧闹的游戏,追求集体热情高涨的情境。在这个动员过程中,明星相关的表情包渲染气氛,通过将明星与民族主义情感相结合,进一步加强集体认同和动员效果,激发粉丝的情感共鸣,并增强他们对集体行动的支持和参与意愿。\n", "\n", "因此,“帝吧出征”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集体动员和舆论引导的活动,通过符号、话语和情感的共同作用,调动粉丝的参与和支持,从而形成一种极化的群体行动力量。这种行动将网络暴力赋予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正义化形象,使其在群体中得到广泛的接受和支持。" ] }, { "cell_type": "markdown", "metadata": {}, "source": [ "## 参考文献\n", "\n", "### 出处\n", "\n", "[[1] 李红梅, 如何理解中国的民族主义:帝吧出征事件分析, P104,P108 [J]国际新闻界, 2016(11).](#fn3)
\n", "[[2] 林思维, 社会转型下网络语言的符号建构以及原因分析, P140, [J]今传媒, 2013(9).](#fn1)
\n", "[[3] 严常坤, 帝吧出征”事件中话语表达与社群动员研究, P19,P40,P49,P55,P58,P65,P66,P67 [M]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8(3).](#fn2)
\n", "[[4] 黄厚铭,林意仁,流动的群聚(mob-ility): 网路起哄的社会心理基础, P25,[J]新闻学研究(台湾) ,2013(4).](#fn4)
\n", "[[5] 邢婧越,褚 珺,石文博 ,社区运动参与者的实践 策略与认同构建 —— 一项都市社区运动的个案研究,P187[J]城市社会学,2013(7).](#fn5-black)\n", "\n", "\n", "### 扩展\n", "\n", "[李敬, 网络时代的语言:流行语的传播研究, [M]上海蓝皮书·传媒, 2015(01)](http://47.94.233.156/RMBase/SysJP/Multimedia/Pdf.ashx?ID=130329&contentid=381545&form=browse)
\n", "[程岩, 群体极化、二阶多样性与制度安排读桑斯坦《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J]环球法律评论,2011(6)](http://www.globallawreview.org/UploadFile/Issue/0fgw0lig.pdf)
\n", "田子木,女性主义视阈下的网络民族主义群体研究,[M]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20(12)
\n", "\n" ] } ], "metadata": { "language_info": { "name": "python" }, "orig_nbformat": 4 }, "nbformat": 4, "nbformat_minor":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