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如何做出偉大的成就 created: 2025-10-19T14:50:09 modified: 2025-10-22T22:53:39 author: Paul Graham draft: false category: Essay url: https://chengweihu.com/pg-on-great-work --- > 要完成一項偉大的成就,通常意味著要花費一段在他人看來無比漫長的時間,但偉大的成就正是如此締造的。偉大的事情是通過對一項你真心感興趣的事持續投入而實現的。這樣,當你暫停下來回頭看的時候,你會驚訝於你已經走過了那麼長的路程。我們感到驚訝的原因是我們會低估工作的累積效應。一天一頁的工作量聽起來不多,但如果這樣堅持一年,你就能寫成一本書了。堅持下去,這就是關鍵。創造偉大成就的人並不是一天就完成了許多事情,而是確保每天至少完成某一件事,而不是一事無成。 > 雖然你應該全力投入,但你也可能過於用力,如果你這麼做,會發現邊際效益遞減:過度疲勞會使人變得遲鈍,最後甚至可能損害你的健康。而做事的邊際效益取決於你要做的事情。有些事情本來就困難,你一天最多只能做四五個小時。 > 完成一項大任並不僅僅是全力以赴就能做到的。當你在散步、洗澡或是躺在床上的時候,那種間接的思考有著更大的力量。讓你的思緒飛一會兒,你往往能解決直接面對無法解決的問題。 > 一個人的鬥志與身體狀況息息相關。你需要用身體去思考,所以維持身體健康至關重要。這意味著你應該堅持定期運動、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和良好的睡眠品質,避免使用危險的藥物。跑步和散步都是極好的運動方式,因為它們有助於思考。 > 做成一件大事的人未必比其他人更快樂,但他們絕對比未達成此事的自己更快樂。實際上,如果你是一個聰明又有野心的人,卻只是在工作中混日子,反而可能是一件危險的事。因為聰明且有野心的人如果未能有所成就,他們往往會變得憤世嫉俗。 > 如果一個人無法理解工作對你的重要性,那就不要與他共組家庭;如果一個人視工作為爭奪你注意力的競爭對手,那就不該選擇他做為伴侶。如果你有抱負,那麼你就必須工作,這幾乎是必然的;因此,一個阻止你工作的人要麼是無法理解你,要麼就是他理解你但並不在乎。 > 「成為頂尖」是你應該追求的,因為如果你不試圖成為最好,你甚至都不能稱得上是好的。[…] 儘管「達到最佳」聽起來給自己增加了不少壓力,但實際上,因為你把目標設在「最佳」,往往會使你思考得比他人更深一層。這種優勢讓人感到興奮,也帶來一種難以名狀的輕鬆感。「達到最佳」讓事情變得單純:畢竟從某個意義上來看,「達到最佳」比「做好」更簡單。而設定「達到最佳」這樣的高目標,其實就相當於去思考人類在未來 100 年將會關心什麼。這不是因為他人的想法比你自己的更重要,而是因為只有那些 100 年後依然被需要的事物,才可能是真正優質的東西。 > 如果你得到的答案看起來有些古怪,那就更好了。偉大的發現總是帶有獨特性的標籤。無論是數學還是藝術,都能看到這種現象。如果你確實找到了這樣的特殊之處,那麼你應該去擁抱它,而不是試圖改變它。勇敢地追求你的特殊想法,即使其他人對這個主題並不熱衷。實際上,他人的冷淡反應可能是一個良好的信號。如果你關心的是一個大多數人忽略的問題,而你的專業知識足夠讓你有信心相信自己的判斷,那麼這就是你的最佳選擇。 > 當你有疑惑的時候,以自己的興趣作為優化的中心。一個領域會隨著你對它的理解而逐漸變化。例如,真正的數學研究和你在高中數學課本上學到的東西大相逕庭,所以你需要從不同角度和層次更全面地去了解這些事物。然而要注意的是,如果一個領域並沒有隨著你的深入了解而變得越來越吸引你,那麼你應該停止,那並不是你該去做的事。 > 不用擔心你的興趣點是否與他人不一樣。你的品味越獨特越好。獨特的品味通常非常強烈,這種強烈的興趣將使你更有成效。同時,你在較少人涉足的領域中更容易發現新的東西。找到真正適合你的事情的證據就是,你甚至會覺得那些在其他人看來很複雜和可怕的事物對你來說是如此地有趣。 > 儘管面對拒絕和失敗需要勇氣,但這並不意味著你需要事先做全面的規劃或準備。在許多情況下,達成偉大的事業其實非常簡單:在讓你滿懷熱情且能激發你野心的事情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好的結果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你不需要製定一個計劃然後按部就班地完成,你只需要找到不變的事物,然後按照你的想法全力以赴。計劃的問題在於,它只能幫助你達到你可以想像的目標。[…] 我認為對於大部分希望達成偉大事業的人來說,正確的策略是不要過度規劃。在每個階段都去做看起來最有趣、能在未來為你提供最好選擇的事情。這也可以解釋為,一直「迎風而上(Stay Upwind)」。從經驗來看,大部分達成偉大事業的人都是這樣做的。 > 有兩種方式可以輕易地破除常規:享受違規的過程,以及完全不在乎規則。我分別將這兩種狀況稱為積極的獨立思考和消極的獨立思考。那些獨立思考能力強的人往往不會按部就班。規則不但無法阻止他們,反而會激發他們更多的活力。對這種人來說,有時候,只是挑戰本身的困難度所帶來的快感,就足以讓他們開始行動。另一種破除常規的方式就是對其漠不關心,甚至不認為它們存在。這就是為何新手和門外漢常常會有新的發現。不了解某個領域的預設前提,使他們能夠被動地進行獨立思考。像是亞斯伯格症患者似乎也不易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我認識的好幾位都表示這能幫助他們產生新的想法。 > 養成創造你 [自己的專案](http://www.paulgraham.com/own.html) 的習慣。簡單來說,就是找出你真正想要投入的事情。不要讓他人決定你對「工作」或「事業」的定義。如果有一天你做出了偉大的事業,那麼大部分的可能是你自己的專案。即使它可能是某個更大的事業的一部分,但你是這部分成就的主要推動力。 # 關於「好奇心」 > 那麼,什麼可以成為你的個人專案呢?答案是任何能讓你熱血沸騰的事。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對事物的審美感與判斷力的變化,使你興奮的事物與重要的事物逐漸會有所交集。7 歲時你可能熱衷於創建一個巨大的樂高模型,14 歲時你可能自學微積分,21 歲時你可能專注於一些未解的物理問題。這些興趣會變化,但真正不變的是那份由衷的熱情。這份熱情激發出的好奇心,既是偉大事業的啟動鍵,也是它的航向指南。它不僅為你提供動力,還為你指出方向。只要你仔細聆聽,你就能察覺到哪些事物在吸引你。問問自己,哪些事情即使別人覺得乏味,你仍然充滿好奇心?那就是你要追尋的偉大事業。 > 總結一下,尋找你的個人專案有四步:(1)選擇一個領域、(2)學習到足夠達到該領域前沿的知識、(3)找到知識缺口,以及(4)深度探索其中有潛力的部分。這就是所有從事偉大事業的人都做過的事情,他們從學習者成長為實踐者。第二步和第四步需要你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確實,我們的努力並不能保證偉大的成就,但是根據大量的經驗,如果不付出努力,就絕對不會有成就。而持續投入的前提是你對它有充足的興趣。興趣和好奇心對你的驅動力有比培養堅持努力的習慣更大的影響。好奇心、樂趣和渴望成就偉業,是三個最強大的驅動力。有時,這三者會逐漸融合,而最強的驅動力來自於這三者的結合。 >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被運氣眷顧的機率。而提高的方式,就是保持好奇心。嘗試更多事情、接觸更多人、讀更多書籍、問更多問題。 > 好奇心與創新性緊密相連。好奇心為創新性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元素。進一步說,好奇心本身就是創新性的一種體現方式。問題對答案,就如同好奇心對創新性,因為好的問題本身就已是答案的一部分,強烈的好奇心也是創新的源頭。 > 好奇心是最好的指導者。你的好奇心從不撒謊,它比你更清楚什麼事情值得注意。注意到「好奇心」這個詞出現的頻率有多高。如果你問一個先知如何做出偉大的工作,而他只回答一個詞,我會賭是「好奇心」。當然,保持好奇並不能直接轉化為實際行動的建議。因為僅僅有好奇心是不夠的,且你也無法控制好奇心。但你可以培養它,並讓它帶領你前進。好奇心是達成一番偉大事業的關鍵,它將為你選擇要從事的領域,引領你走向領域的前沿,讓你注意到領域中的空白,並驅使你去探索。完成偉大事業的過程,就像是與好奇心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