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10月22日至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俄罗斯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行程结束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向随行记者介绍此访情况。
金秋十月,习近平主席飞赴伏尔加河畔千年古城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后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也是金砖国家实现历史性扩员后首次峰会。在喀山停留不到48小时里,习近平主席密集出席十多场活动,多边双边结合联动,老友新朋聚首畅谈,日程丰富紧凑,内容务实高效,访问圆满成功。国内外媒体高度关注、密集报道,普遍认为此访成果丰硕、亮点纷呈,谱写了金砖国家团结自强新篇章,开辟了全球南方发展繁荣新前景,中国再次发挥了作为金砖合作中坚力量、全球南方核心成员的重要作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大金砖合作”引领全球南方大团结,正在产生重要且深远的历史影响。
金砖合作机制诞生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历史大潮中,牵动着世界格局演变和国际力量对比,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金字招牌和最重要平台。
习近平主席此访全程出席金砖领导人小、大范围会议,结合金砖扩员后面临的新形势,深入阐述“大金砖合作”的发展方向和基本原则,深刻指出金砖国家走到一起,是基于彼此的共同追求。时代的风浪越大,我们越要勇立潮头,展现历史主动,要以坚韧不拔之志、敢为人先之勇、识变应变之谋,把金砖打造成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主要渠道、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先锋力量。
习近平主席把脉国际格局演变和全球发展大势,深刻阐述推动“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主张,宣布中方支持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八项务实举措,进一步拓展了“大金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夯实了“大金砖合作”的四梁八柱,有力助推金砖合作提质升级,提升了金砖的含金量,增强了金砖国家自立自信自强的底气。
面对30多个国家希望加入金砖的强烈愿望,习近平主席强调,金砖国家要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初心使命,积极回应全球南方的呼声,欢迎更多国家以多种形式加入金砖事业。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本次喀山峰会达成共识,决定邀请新一批国家成为金砖伙伴国,这是继去年约翰内斯堡峰会欢迎5个新成员后金砖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进展,标志着金砖合作机制建设迈上新的台阶,金砖合作机制的代表性进一步扩大,感召力、影响力、生命力更加彰显,已经成长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的战略性力量。
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出席了历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开创性地提出包括“金砖+”合作模式等一系列重要主张和倡议,亲力亲为推动金砖合作实现大发展、展现大作为,在金砖机制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发挥了关键作用,留下了中国印记。此次30多个国家领导人齐聚喀山,出席“金砖+”领导人对话会,围绕加强多边主义、促进公正的全球发展和安全深入沟通,畅所欲言。
习近平主席洞察世界大势,把握时代潮流,进一步高屋建瓴地指出,全球南方国家共同迈向现代化是世界历史上一件大事,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史无前例的壮举,但全球南方振兴之路注定不会平坦。作为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阵,金砖国家要展现集体意志,做维护和平的稳定力量、共同发展的中坚力量、文明互鉴的促进力量。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将牵头启动的各项合作举措顺应了全球南方求团结、谋发展、促变革的共同心声,再次表明中方从来不开“清谈馆”,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派”。
出席喀山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同多位外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并广泛接触与会各方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许多新的重要共识。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习近平主席再次同普京总统举行会晤,续写中俄元首交往佳话。两国元首高度评价中俄关系,认为中俄探索出“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正确相处之道。双方要秉持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精神,树立新时代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两国元首商定,以明年联合国成立8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共同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和国际公平正义。
此次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习近平主席同印度总理莫迪的双边会晤,这也是双方5年来首次正式会晤。习近平主席就中印关系何去何从提出重要主张,强调中印应坚持正确战略认知,共谋相邻大国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光明正道,相互成就彼此的发展梦想,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作出表率。莫迪总理积极呼应,并就改善两国关系提出具体设想和建议。中印关系从喀山重启再出发,不仅将造福28亿中印两国人民,也将为促进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应有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各方领导人在同习近平主席交流中,都表示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毫不动摇支持中方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的正当立场,希望同中方进一步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密切全面战略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南方国家的正当权益,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多国领导人高度赞赏和感谢中方在巴勒斯坦等问题上秉持的客观公正态度,表示中国是最真诚和最可信赖的朋友和伙伴,期待中国发挥更重要国际作用。习近平主席同各方亲切友好互动,展现大党大国领袖的人格风范,中国的朋友圈进一步巩固扩大。
风云变幻志不移,沧海横流破浪行。中国将团结金砖和全球南方伙伴,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在发展振兴的新征程上追逐梦想,在百年变局中担当作为,在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中携手奋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近年来,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履职尽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有力服务了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习近平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新时代新征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各级民政部门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社会参与体系,着力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工作水平,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贡献。
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10月25日至26日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强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近年来民政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做好民政工作提出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李强指出,民政事业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彰显着社会的良心、坚守着道德的底线、体现着文明的传承,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需要通过不断提高民政工作水平,把包括困难群众、残疾人等在内的各类群体的切身利益保障好、发展好,形成为实现共同目标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
李强强调,要以深厚的为民情怀做民政工作,切实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政策制定上,从群众多元需求出发,增强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政策执行上,做到政策刚性与工作柔性有机结合。政策反馈上,健全政策评估优化机制。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做民政工作,善于从政治上思考、谋划、推进民政事业发展。要以深入细致的作风做民政工作,主动沉到基层一线,把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增强见事于细、见事于早的洞察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善于在解决群众生活小事中做好为民爱民的大文章。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做民政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系统谋划实施民政改革,既要解决好群众眼前遇到的烦心事揪心事,也要主动谋划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不断开创民政事业发展新局面。
国务委员谌贻琴在讲话中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李强总理讲话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社会组织和区划地名管理,深化殡葬等领域改革,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奋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对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山东省、四川省、贵州省、陕西省有关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
吴政隆出席会议。
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负责同志,受表彰集体和个人代表等参加会议。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本台今天(10月26日)播发央视快评《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积极主动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10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丹尼尔·弗朗西斯科·查波,祝贺他当选莫桑比克共和国总统。
习近平指出,中国同莫桑比克传统友好。近年来,两国政治互信持续深化,务实合作成果丰硕,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我高度重视中莫关系发展,愿同查波当选总统一道努力,以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为契机,弘扬传统友好,深化互利合作,推动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9万人,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扎实推进。截至9月底,养老、失业、工伤等三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8.8万亿元,社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已达13.86亿人,其中10.34亿人领用电子社保卡。
“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全面推行,前三季度全国已评聘1000多名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下一步,国家将提升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最新数据显示,随着国家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来,政策效应加快显现。
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1363.5万名消费者购买了八大类家电产品1984.3万台;各地家装厨卫“焕新”补贴产品达到约630万件,累计带动销售额190亿元。10月前三周,国内乘用车零售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6%,“两新”政策进一步激活市场消费。
1—9月,全国新增智能化社区废旧物资回收设施8200余个;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496.7万辆,已超去年全年总量。“两新”政策助推绿色转型加快。
与此同时,“两新”政策带动供给优化,相关行业持续扩大生产和投资。9月,我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48.5%,增速创去年5月来新高。1—9月,全国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9.5%,增速高于全部制造业投资0.3个百分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目前正在加力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同时抓紧研究提出明年继续支持“两新”工作的总体安排、实施方式和支持标准,为进一步提振消费、扩大投资、促进发展注入新动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神舟十九号船箭组合体已于本月22日转运至发射区,计划将于近日择机发射。今天(10月26日),发射场区组织各单位展开全系统合练。
此次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测发系统全部岗位参加,在发射场系统的统一调度下,塔架、火箭、飞船等分系统进行功能检查,从飞行准备、点火起飞到船箭分离,实施全过程模拟演练。神舟十九号三名航天员按照流程模拟执行飞行任务,进入飞船返回舱后,开始人、船、箭、地联合检查测试,并在火箭模拟起飞过程中完成待发段和起飞段的全部关键操作。航天员系统也开展了乘组医学检查等准备工作,对出征仪式、舱内状态设置、进舱后流程等任务进行了1:1演练。
航天员系统自进入发射场以来,主要对航天员使用的装备、物资等进行了检查测试。
目前,中国空间站组合体状态和各项设备工作正常,神舟十八号三名航天员状态良好,准备迎接神舟十九号乘组的到来。这几天,着陆场系统也陆续展开搜救回收演练,为迎接神舟十八号返回做准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当前,秋收工作接近尾声。各地做好秋粮收获,确保颗粒归仓的同时,加快推进秋种工作,为提升粮食产能打好基础。
产粮大省黑龙江秋收整体进度已过九成,当地一边全力推进秋粮收获,一边做好秋整地工作,为黑土地蓄能增效。
在吉林,秋粮收获进入收尾阶段。今年,吉林在西部易干旱地区,推广“水肥一体化+密植”技术,玉米平均亩产比往年有了明显提升。
在甘肃定西,马铃薯采挖进入关键期。当地积极组织机械抢收,并通过就近设立收购网点、鼓励企业加工等措施,拓宽马铃薯销售渠道,保证农户增产增收。
在湖南,晚稻收割过半。通过扩大标准化农田和机械化作业,今年湖南全省晚稻预计较上年增加约4亿斤。江苏连云港、徐州等地,组织农技人员指导农户开展稻谷抢收及烘干工作,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秋粮收获季,也是冬小麦播种的关键期。在河北沧州,针对盐碱地,当地引良种的同时,采用大型旋耕机等农机设备,为确保小麦生根出苗打下良好基础。
河南8500万亩冬小麦已完成播种约八成。在许昌,新型精量点播机的应用大大提高麦播的效率和质量。
安徽大力推进优质小麦规模化种植,全省优质专用小麦播种面积占比达到80%以上。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第136届广交会二期进入第四天。本届广交会吸引了众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踊跃参与。在进口展区,记者看到,参展企业带来了精美的餐具、家居装饰等展品。据统计,参展的33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476家企业,占到本届广交会进口展参展企业总数的65.2%,较上届增长8.7%。此外,展会上智能创新、绿色低碳等家居展品,也吸引了大量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采购商洽谈合作。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今天在银川开幕
今天(10月26日),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在宁夏银川开幕。本届论坛以“推动绿色发展 建设共同家园”为主题,围绕产业绿色发展、地区合作等议题展开,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中亚各国在经贸、农业、科技、教育、文旅等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务实合作。
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保持稳步增长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165.3,比2022年增长6.0%,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其中,创新环境指数比上年增长10.4%,创新投入指数比上年增长5.5%。我国创新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1—9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8万个
记者从住房城乡建设部了解到,今年1—9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8万个,占年度目标任务的89%。今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4万个。
国内最大平价海上风电项目今天并网发电
今天(10月26日),我国最大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山东乳山海上风电场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风电项目的上网电价与传统燃煤电价相当,总装机容量150万千瓦,投运后年发电量达4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140万吨,减少废气排放约425万吨。
今年新疆铁路疆煤外运量超7000万吨
记者从国铁乌鲁木齐局了解到,截至目前,今年新疆铁路疆煤外运量累计已达7005.38万吨,同比增长51.7%,运量和增幅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考及文物考古船完成船舶试航
今天(10月26日),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完成船舶试航返回广州。试航历时8天,完成了测速、操纵性、智能化等30类试验,结果全部达标。“探索三号”计划于2025年初交船,将提升我国载人深潜及深海考古作业能力。
人民日报社推出融媒体栏目“高质量发展故事汇”
人民日报社经济宣传融媒体品牌栏目“高质量发展故事汇”昨天(10月25日)正式上线,通过系统性梳理、权威性总结,结合故事化表达,生动呈现在新思想引领下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实践。
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北京篇今晚播出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北京篇将于今晚(10月26日)八点档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节目通过展示京西太平鼓、琉璃烧制技艺等特色非遗项目,带观众感受北京作为我国文化中心的丰富内涵和魅力。
2024国际龙舟联合会龙舟世界杯在湖南汨罗开幕
2024国际龙舟联合会龙舟世界杯今天(10月26日)在湖南汨罗开幕,此次比赛共有中国、美国、德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队伍参赛,比赛设置12人龙舟400米接力赛等五个项目。在今天的比赛中,中国队夺得100米直道竞速赛的冠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以色列国防军今天(10月26日)发表声明称,以军战机当天打击了伊朗境内多个军事目标,包括导弹制造设施、地对空导弹阵列等。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以军动用了包括F-35战机在内的超过100架军机。报道还称,此次行动避开了伊朗的核设施和石油设施。
伊朗防空部队今天称,以军当天袭击了德黑兰、胡齐斯坦和伊拉姆省的部分军事基地,以军导弹大部分被拦截,一些地方受到了“有限破坏”。伊朗军方称,以军袭击造成2名伊朗士兵死亡。
据美国媒体报道,白宫在以色列对伊朗进行打击前不久收到了通知。
巴方称以军在一医院扣押数百民众 以军称逮捕数百武装人员
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当地卫生部门25日称,以军当天突袭了加沙地带北部的卡迈勒·阿德万医院,数百名病人、医务人员以及在医院避难的流离失所者被以军扣押。
以色列国防军25日称,以军近期在该医院及周边地区的军事行动中打死数百名巴武装人员,并逮捕数百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俄称对乌发起集群打击 乌称阻止俄进攻
俄罗斯国防部25日称,过去一周,俄军对乌克兰军工能源设施等目标进行了42次集群打击,并打击了外国雇佣兵临时驻扎点。俄总统普京当天还说,在俄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军已被俄军包围,包围圈内的乌军指挥体系已崩溃。乌克兰方面25日称,乌军正采取措施阻止俄军在库拉霍沃等方向的进攻。乌方还否认乌军在库尔斯克地区被包围。
荷兰计划从11月底开始实施边境管制
25日,荷兰政府公布了一系列移民和难民改革措施,包括取消对难民的无限期居留许可、从11月底开始实施边境管制等,相关措施还需要获得荷兰议会的批准。上个月,德国在其陆地边境实施管控措施,恢复护照检查,以限制非法移民入境。
“潭美”在菲律宾导致超80人死亡
据菲律宾国家减灾管理委员会今天(10月26日)发布的消息,强热带风暴“潭美”在菲律宾造成的死亡人数升至81人,另有34人失踪。目前,菲律宾全国受灾人数超过420万。灾区很多城镇断水断电。
更新于 2024-10-26 20:5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