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插件化技术发展到现在其实已经很成熟了,但是相应的问题,如果没有真正地去实践过,根本不了解其中有多少问题,会牵涉到多少技术细节,多少被外人膜拜的外表光鲜的技术大牛都被『插件化』这三个字折磨地死去活来,这对于 Android 整个生态的损害也让人无法忽视。 9月24日的 MDCC ,冯森林老师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思路『组件化』。 我们首先要想一下,我们做插件化的目的是什么? - 为了满足产品随时上线的需求? - 为了修复因为我们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而写出来的 bug ? - 为了向人炫耀自己的技术实力? 很抱歉,如果是为了这些目的,那就真的太对不起自己是『开发者』这个如此高逼格的身份了。 做插件化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去适应并行开发,是为了解耦各个模块,是为了避免模块之间的交叉依赖,是为了加快编译速度,从而提高并行开发效率。 明确了这些,我们再来看插件化的结果,每个模块都支持独立运行测试,分为稳定的 release 版本和不稳定的 snapshot 版本,每个模块都高度解耦,没有交叉依赖,不会出现一个模块依赖了另一个模块,其中一个人改了这个模块的代码,对另一个模块造成影响。这时候,我们再看冯老师的『组件化』思想。 那么这个『组件化』是什么意思呢?我说下我自己的理解,可能不对,还请指教: > 通过 gradle 配置的方式,将打 debug 包和 release 包分开。这样会有一个好处,开发一个模块,在 debug 的时候,可以打成一个 apk ,独立运行测试,可以完全独立于整个宿主 APP 的其他所有组件;待到要打 release 包的时候,再把这个模块作为一个 library ,打成 aar ,作为整个宿主 APP 的一部分。而 debug 和 release 的切换都是通过 gradle 配置,可以做到无缝切换。至于模块之间的跳转,可以用别名的方式,而不是用 Activity 和 Fragment 类名。这样所有的模块和宿主 APP 都是完全解耦的,彻底解决了并行开发的可能造成的交叉依赖等问题。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再来看看一些其他的细节: 1. 在 Android 里有一个比较爽的一点是,作为 library 的时候,aar 里的引用依赖,在宿主 Application 里也有同样的引用依赖,并不会打包两份到宿主 Application 里; 2. 模块之间的跳转,除了使用别名的方式,我能想到的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同样是通过 gradle 脚本,将跳转用到的类打成一个 jar ,作为一个 API 服务提供给其他模块作为编译期依赖(provided)引入; 3. 各个 library 在 debug 的时候作为 apk ,要独立打包运行测试,这时就需要有一个启动 Activity ,而 library 是不需要的,我的想法是放置两个 AndroidManifest.xml ,使用 sourceSets 分别在 debug 和 release 的时候加载不同的 AndroidManifest.xml 。 怎么样?看上去是不是很像插件化 Atlas ?然而这个方案没有任何『黑科技』,不牵涉任何 hook ,跟 Atlas 的区别就是无需关心不同的 Context ,无需再关心类、资源怎么去加载,无需关心 Context 的安全问题,无需关心不同机型的兼容适配...技术成本可能连 Atlas 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这个 slide 分享,地址在这儿[from-containerization-to-modularity](http://www.slideshare.net/oasisfeng/from-containerization-to-modularity),我也写了个小 sample 去实现这个想法[ComponentizationApp](GitHub - liangzhitao/Componentizatio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