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LS!標註工具 未安裝頁面

數位圖書館概說

近五十年來圖書館的發展歷程,歷經參考諮詢與資訊服務的開始發展,至1970年代步入圖書館自動化,再踏入1980年代的各類型資料庫的全面開展, 隨後進入1990年代的網路時代多媒體。電子出版的世界,因網際網路與數位科技的迅速發展,對圖書館的角色與發展投下巨大的變數,傳統的紙本館藏取而代之 的是如雨後春筍般急速成長的電子出版品,因應環境的變遷,原本傳統紙質型態的出版品,也不斷被掃瞄數位化以便於傳遞服務。圖書館一詞開始有「數位圖書館」 (Digital library)的出現,也有電子圖書館(Electronic library)、虛擬圖書館(Virtual library)、無牆圖書館(Library without wall)等近似詞。不僅代表人們對於圖書館的期望,亦反應出新科技對圖書館的衝擊。

圖書館從早期以紙質媒體的典藏,配合電腦科技的發展開始有電子文件,到利用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整合圖書館作業,引進各項電子資源,並進入網路環境的複 合圖書館時代,近幾年更因寬頻、高速、高密度的數位傳訊與數位典藏環境,造就數位圖書館、網站圖書館時代的來臨。 然而傳統圖書館與數位圖書館均有不足之處,整理兩者可互補者在於傳統圖書館與數位圖書館的互補性:

  1. 傳統圖書館館藏文獻是數位圖書館的基礎,數位圖書館的形成三要素 : 使用者、資訊資源與通訊網路。其中資訊資源需要存在於載體上,不論是印刷或是電子型式,都需要一個機構進行資訊的徵集、加工和組織,所有資訊資訊和資料庫 都必須由人開發整理,而圖書館長久以來扮演的資訊中介者角色,也積累了豐富的各項資訊資源,是發展數位圖書館的最佳基礎。
  2. 數位圖書館透過網路促進資源共享的功能,可彌補傳統圖書館限於空間及本身資源不足問題,難以履行資源共享的困境,透過網路,館際間可便利交換共享其他圖書館的數位資源,加速館際間合作關係的推動。
  3. 數位圖書館遠距服務的特性,可彌補傳統圖書館無法提供到府服務的限制。對傳統圖書館而言,利用網路傳輸可以縮短圖書館與使用者之間的實體距離,真正達到便利使用者的服務。
  4. 傳統圖書館文獻保存及休閒功能,彌補了數位圖書館目前電子資源尚待剋服的長久資源保存問題,也滿足了社會大眾在資訊學習之外的休閒需求,能適切扮演個人與社會互動聯結的公眾服務角色。
  5. 數位圖書館能剋服實體空間的限制,充分的蒐集整理各項數位資源,並可輕易擴展原有的服務方式,例如 :文獻傳遞服務、線上參考資詢服務、主題網站資源選介、線上利用指導等,提供館藏的加值服務。

綜上所述,數位圖書館無法完全取代傳統圖書館所有的功能,傳統圖書館保存著大量的文獻資源,數位技術和新媒體使知識和資訊的傳播便捷迅速,但卻無法涵蓋傳統圖書館的廣泛社會功能,自然無法取代傳統的圖書館。

(資料來自於數位圖書館 - Wikipedia)

回到文章開頭

KALS!介紹 - Pudding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