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旭

1.基本情况

夏永旭,男,陕西武功人,1954年11月13日生,1982年元月本科毕业于西安公路学院工程力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0年6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公路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民盟陕西省委副主委、长安大学委员会主委;陕西省政府参事,陕西省政协委员。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教授,桥梁与隧道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力学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安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强度与环境》、《长安大学学报》编委。

 

2.教学简历

先后为工程力学专业、道路专业、桥梁专业、隧道专业、工业与民用建筑、汽车运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开设过“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板壳理论”、“结构振动与稳定”、“变分法”、“连续介质力学”、“复合材料力学”、“流变力学”、“结构工程数值方法”、“有限单元法”、“固体力学加权残值法”、“隧道结构计算与分析”、“隧道结构理论与设计方法”、“公路隧道运营环境与管理”、“公路隧道建设与规划”;“长大隧道施工技术”等十七门课程。先后指导道路工程与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硕士研究生18人,目前正在指导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1人,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3人,桥梁与隧道专业硕士研究生15人。

 

3.科研情况 

主要研究方向:公路隧道工程安全、公路隧道通风与防灾救灾、公路隧道运营管理系统、隧道结构设计与施工数值模拟、公路隧道工程质量检测与病害处治、工程结构数值计算方法。先后指导研究生研制公路隧道通风软件两套,公路隧道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软件一套,公路隧道病害检测与治理质量管理软件一套,工程材料管理软件一套。近年来结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在公路隧道工程安全、隧道结构设计与施工数值模拟、通风与防灾救灾、公路隧道工程质量检测、公路隧道建设项目管理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先后完成和正在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有:

(1)板壳力学中的加权残值法

自选

(2)高等级公路下伏空洞勘察、危害程度评价、处治及质量检验技术研究

山西省

(3)跨构造物路面结构理论与设计方法

交通部

(4)道路结构温度场研究

河南省

(5)公路基础设施信息管理系统的改革与提高

科技部

(6)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通风方案研究

陕西省

(7)长大公路隧道防火救灾对策研究

交通部

(8)雁门关公路隧道通风方案研究

山西省

(9)长大公路隧道建设项目管理

山西省

(10)公路隧道工程质量检测研究

河北省

(11)黄土公路隧道结构设计与施控制研究

陕西省

(12)公路隧道渗漏水防治技术研究

山东省

(13)雁门关公路隧道运营管理与防火救灾预案研究

山西省

(14)复杂地质公路隧道监控量测与质量控制研究

河南省

(15)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特性研究

河南省

(16)公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河北省

 

4.获奖情况

(1)板壳力学中的加权残值法, 交通部1999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2)高等级公路下伏空洞勘察、危害程度评价及处治研究, 交通部1999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七;

(3)路面长期性能研究, 河南省2002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七;

(4)跨构造物路面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中国公路学会2002年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第五;

(5)跨构造物路面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陕西省2003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五;

(6)雁门关长大公路隧道建设与运营管理成套技术研究, 山西省2005年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八;

(7)长大公路隧道防火救灾对策研究, 陕西省2007年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第一;

(8)1997年度全国优秀力学教师;

(9)长大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及防火救灾研究,山西省2008年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10)公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河北省2009年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

 

5.主要论著

(1)《板壳力学中的加权残值法》,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11

(2)《高等级公路下伏空洞勘察、危害程度评价及处治研究科研论文集》(第四篇),科学出版社,2000.1

(3)《道路结构力学计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

(4)《隧道结构计算与分析》,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8

(5)《工程结构数值分析方法》,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10

 

6.科研论文

(1)1984年—1992年

1. 夏永旭,关于泊松比υ取值范围的讨论,西安公路学院学报,Vol.4(1984) ,3

2. 夏永旭,加权残值法分析轴对称弹性圆形薄板,西安公路学院学报,Vol.5(1985),4

3. 夏永旭,横向荷载中厚度圆板及双向荷载作用下薄圆板弯曲问题的最小二乘法,西安公路学院学报,Vol.6(1986 ),3

4. 夏永旭,Winkler地基上中厚度有限圆板弯曲问题的Galerkin法,西安公路学院学报,Vol.7(1987),1

5. 王竹鸣、夏永旭,轴对称圆板非线性问题的半解析法,西安公路学院学报,Vol.7(1987),4

6. 夏永旭,轴对称圆板的非线性弯曲,西安公路学院学报,Vol.8(1988),2

7. 夏永旭,均质弹性半空间地基上圆形薄板的非线性弯曲,《全国第三届加权残值法会议论文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89.4

8. 苏黎滨、夏永旭,环形圆板的非线性强迫振动,《全国第三届加权残值法会议论文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89.4(1)

9. 夏永旭,Winkler基础薄圆板的非线性弯曲,西安公路学院学报,Vol.9(1989),1

10. 夏永旭,复合荷载作用下圆板大扰度弯曲问题的伽辽金法,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Vol.6(1989),1

11. 夏永旭,周期集中荷载作用下球形扁壳强迫振动,应用力学学报,Vol.6(1989),4(1)

12. 夏永旭,陈水福,弹塑性圆锥扁壳大扰度弯曲的双重摄动解,《解析与数值结合法的理论及其工程应用》,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12(1)

13. 夏永旭,均质弹性半空间地基上厚圆板精确解,工程力学,Vol.7(1990),2

14. 夏永旭,均质弹性半空间地基上环形基础板弯曲问题的精确解,理论与应用力学学报,1991.1(1)

15. 夏永旭、胡庆安、尹冠生,多圆分布荷载作用下半空间体的力学分析,工程力学,Vol.8(1991),2

16. 夏永旭,轴对称圆锥扁壳的非线性弯曲及稳定问题的半解析法,西安公路学院学报,Vol.10(1990),4

17. 均质弹性半空间地基上圆形薄板的非线性弯曲,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1.1

18. 夏永旭,圣维南扭转问题的最小二乘法,理论与应用力学学报,1991.2

19. 夏永旭,浅谈教学法中的加减法,高等教育研究,1991.2

 

(2)1992年—1997年

1. 余水丰,夏永旭,变厚度圆板的非线性强迫振动,上海力学,Vol.13(1992),3(2)

2. 邓永琨、夏永旭,轴对称圆锥扁壳的非线性强迫振动,《加权残值法的最新进展及其工程应用》,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7(2)

3. 夏永旭、胡庆安,正交各向异性双曲扁壳非线性弯曲的解析解,《加权残值法的最新进展及其工程应用》,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7(1)

4. 尹冠生、夏永旭,变厚度圆板的非线性弯曲与稳定,《加权残值法的最新进展及其工程应用》,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7(2)

5. 王凯、夏永旭、胡庆安,域外法在弹性地基板力学分析与计算中的应用,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2.2(2)

6. 夏永旭、王秉纲,水泥混凝土路面热屈曲的力学分析,《结构与介质相互作用理论及其应用》,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6(1)

7. Hu Qingan,XElasto-plastic analysis for three-layer system of flexible pavement,IACMIRME,May,24-28,1993,Xi’an,China(1)

8. 矩形扁壳大扰度弯曲的解析解,西安公路学院学报,Vol.13(1993),3

9. Non-liner feature of highway bridge plate under moving loads,4th East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Septembre,22-26 1993,Seoul Korea (3)

10. Double perturbation solution of the large deformation bending problems of elasto-plastic shallow conical shells,4th IESCA,July,28-31,1992,Dalian,China (1)

11. 柔性路面三层滑动体系的弹塑性分析,山西科技,1993,1 (2)

12. 三层滑动弹塑性体系分析的验证,山西科技,1993,2 (2)

13. 弹性地基上中厚度圆板弯曲问题,《力学与实践》,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7

14. 均质弹性半空间地基上中厚度圆板弯曲问题的精确解,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4.4(1)

15. 任意三角形梯形薄板的弯曲,西安公路学院学报,Vol.15(1995),1(1)

16. Green Method of Weighted Residuals for the plates with free edges on the homogeneous elastic foundation,5th IESCAM,8.1-8.4,1995,Macau (1)

17. 柔性路面三层体系的弹塑性分析,西安公路学院学报,Vol.15(1995),3(1)

18. 弹性地基上周边自由中厚度板弯曲的Green加权残值法,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Vol.15(1995),增刊

19. 固体力学杂交加权残值法,宁夏工学院学报,1996.7

20. 圆板非线性振动的半解析法,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Vol.16(1996),3(2)

21. 加权残值法研究的最新进展,力学进展,Vol.26(1996),3

22. 均质弹性半空间地基上的杂形板,理论与应用力学学报,1996.1(1)

23. 双参数地基上圆形薄板弯曲问题,西安工业学院学报,Vol.16(1996),1(2)

24. 弹塑性圆锥扁壳大扰度弯曲的双重摄动解,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Vol.17(1997),增刊(1)

25. 正交各向异性曲板弯曲分析及其在弯桥中的应用,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Vol.17(1997),增刊(2)

26. 变厚度桥台搭板的加权残值法,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Vol.17(1997),增刊(2)

27. 柔性路面低温裂缝研究,中国公路学报,Vol.(1997),2(2)

 

(3)1998年 — 

1. 彭妙娟,张登良,夏永旭.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断裂力学计算方法及其应用.中国公路学报,1998(2):30~38

2. Study on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nsaturated loess tunnels,ECM’99 ,1999.9(2)

3. 夏永旭、周宗宪,弹性层状体系的温度及荷载应力,强度与环境,2000.1(增刊)(1)

4. 李宁军、汤海岩、夏永旭,隧道洞口结构新形式,强度与环境,2000.1(增刊)(2)

5. 李宁军、夏永旭,非饱和黄土隧道力学机理研究,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Vol.20(2000),2(2)

6. Xia Yongxu,You Zhanping,Wang Binggang,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portland cement concretepavement structure with culvert,2th ISFEPADR,2000.9,U.S.A(2)

7. Xia Yongxu,You Zhanp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Concrete Pavement on Culve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 Vol. 1, Issue 3, pp. 337-350,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ASCE), 2001 (2)

8. 刘生、胡庆安、夏永旭,公路隧道双联拱结构影响因素讨论,2001’中国计算力学大会论文集,计算力学学报,2001.10(2)

9. 王永东、夏永旭,公路隧道纵向通风局部数值模拟研究,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Vol.21(2001),4(2)

10. 夏永旭、杨忠、黄骤屹,我国长大公路隧道建设的有关技术问题,现代隧道技术,2001,38(6):1-3

11. 夏永旭,现代公路隧道的发展,《2001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10 (1)

12. 王永东、夏永旭,公路隧道纵向通风数值模拟研究,中国公路学报,2002,15(1):82-85(2)

13. 夏永旭、尤占平、胡长顺、王秉纲,涵洞、通道上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研究,中国公路学报,Vol.15(2002).1(1)

14.  夏永旭、薛连旭、胡长顺、王秉纲,涵洞、通道上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研究,长安大学学报,Vol.22(2002).3(1)

15. 夏永旭、王永东、赵峰,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通风方案探讨,长安大学学报,Vol.22(2002).5(1)

16. Xia Yongxu,Wang Yongdong,Zhao Feng. Discussion of the Ventilation Scheme of Zhongnanshan Highway Tunnel in Qinling,ISTRT,2002 11,CHINA(1)

17. Zhao Feng ,Xia Yongxu, A Study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Ventilation Strategy of Highway Tunnel ,ISTRT,2002 11,CHINA(3)

18. 胡学富、夏永旭,.雁门关公路隧道火灾通风研究,ISTRT,2002 11,CHINA(2)

19. 戴国平、田沛哲、夏永旭,二郎山公路隧道火灾通风对策探讨,长安大学学报,2002,22(6):42-45

20. 夏永旭、张进县、王永东、胡学富、赵峰、靖博,雁门关公路隧道通风方案研究,长安大学学报,2003,23(4):46-50

21. 赵峰、夏永旭,公路隧道通风设计软件(VDSHT)的编制及特点,现代隧道技术,2002.2(2)

22. 夏永旭,我国长大公路隧道通风的几个问题,公路,2003,47(5):146-149.

23. 夏永旭、韩子东、王秉纲,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温度场的解析解,南昌大学学报·理工版,Vol.27(2003).6 (1)

24. 夏永旭、王文正、胡庆安,围岩应力释放率对双联拱隧道施工影响研究,2003全国隧道会议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10

25. 胡庆安、王文正、夏永旭,公路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的弹塑性分析,2003全国隧道会议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10

26. 裘军良、夏永旭,人工神经元网络在公路隧道围岩判别中的应用,广西交通科技,2003.4

27. 夏永旭,我国长大公路隧道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公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1

28. 胡庆安、夏永旭、赵子胜,抗滑桩滑坡治理工程数值模拟研究,长安大学学报,Vol.20.No4

29. 胡庆安、夏永旭、王文正,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长安大学学报,2005,25(1):48-50

30. 夏永旭、裘军良,人工神经元网络在公路隧道支护设计中的应用,长安大学学报,200525(2):69-72

31. 夏永旭,赵峰,纵向-横向混合通风技术研究,苏州科技大学学报,2005,18(2):14-18

32. 夏永旭、赵峰,纵向-半横向混合通风技术研究,中国公路学报,2005,18(3):80-83

33. 夏永旭、王文正、胡庆安,公路双连拱隧道三导洞法施工过程的力学分析,长安大学学报,2005,25(6):47-51

34. 夏永旭、王文正、胡庆安,围岩应力释放率对双联拱隧道施工影响研究,现代隧道技术,2005,42(3):1-4

35. 夏永旭、鲁彪,双连拱隧道中隔墙结构优化研究,公路,2005,49(8):167-169

36. 夏永旭,浅谈工科院校的课程改革,长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05,38(2):20-22

37. 鲁彪、夏永旭,公路小近距隧道最小安全净距研究,2005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0:44-46

38. 夏永旭、田志发、罗建国,我国长大公路隧道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2005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0:80-84

39. 石平、夏永旭,公路隧道送排风短道流场的数值分析及优化,2005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0:486-488

40. 耿荣和、王永东、刘昌明、夏永旭,博莱高速公路隧道渗漏水治理,2005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0:486-488

41. 王永东、夏永旭,公路隧道通风设计若干问题探讨,2005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0:505-508

42. 王永东、夏永旭,公路隧道通风设计若干问题探讨,公路,2006.2:181-183

43. 夏永旭、王永东、邓念兵、赵峰,公路隧道安全等级研究,安全与环境工程学报,2006,6(3):44-46

44. 夏永旭、石平,公路隧道通风洞口与竖井交叉污染三维数值分析研究,长安大学学报,2006,26(6):44-47

45. 夏永旭、石平,公路隧道扩(缩)径风道局部损失优化研究,中国公路学报,2006,19(6):83-86

46. 叶飞、赵峰、王领战、夏永旭,公路隧道工程建设质量管理,长安大学学报,2007,27(2):63-66

47. 王文正、夏永旭、胡庆安,公路隧道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及ANSYS实现,西部交通科技,2007,(4):1-5

48. 夏永旭、王文正、胡庆安,公路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隔墙变形及稳定性分析,中国公路学报,2007,20(5):83-88

49. 夏永旭,我国公路隧道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交通建设与管理,2007,10:45-51

50. 王永东,夏永旭,邓念兵,长大公路隧道的防火救灾对策,现代隧道技术,20   07,44(5):56-60

51. 王永东,夏永旭,邓念兵,赵峰,公路隧道防火安全等级的划分,长安大学学报,2007,27(5):75-78

52. 王永东,耿荣和,夏永旭,刘昌明,博莱高速公路隧道渗漏水治理,公路交通科技,2007,3(5):19-22

53. 鲁彪,夏永旭,公路小近距隧道最小安全净距研究,南昌大学学报,2007,9(增刊):49-52

54.夏永旭,公路隧道运营管理中的几个问题,现代隧道技术  2008,45(1):1-4

55.石平、夏永旭,雁门关公路隧道联络风道局部损失数值模拟研究,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6,19(2):145~147.

56. 夏永旭,公路隧道照明问题及对策,西部交通科技,2008,No1:5-6

57. Xia, Y.X., You, Z., Han, Z.D., and Wang, B.G., Temperature Gradient of Composite Pavement Structures. GeoCongress 2008: Characterization, Monitoring, and Modeling of GeoSystems (GSP 179) ,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EI index. 2008

58.周勇狄,夏永旭,王永东,公路隧道火灾消防救援安全研究,中国公路学报,2008,6(21):83-89

59.夏永旭、翟武权,公路隧道消防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公路,2008,8:250-253

60.石平、夏永旭,公路隧道送排风短道流场的数值分析及优化研究,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Vol.5 No,2

61.夏永旭、周勇狄 、王永东 ,公路隧道火灾时的人员逃生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9.Vol.42,No.8,115-123

62. 赵峰,夏永旭,许东. 桥隧相接隧道明洞稳定性研究[J]. 公路 2009,12:180-186

63.王利、夏永旭、苏毅,加锚头丝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抗裂性能试验,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0(2010),No.1,12-15

64.万战胜、夏永旭、韩瑞昌,化学锚栓的高温力学性能试验,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0(2010),No.1,63-66

65. 赵峰,夏永旭,许东. 混合基础公路隧道明洞稳定性研究[J]. 公路2010,5:102-107

66. 赵峰,周勇狄,夏永旭. 公路隧道运营期风险定量分析模型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0,5:67-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