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岭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日,山西省交通厅就我所与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共同承担的凤凰岭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进行了报道,该项目经过科研技术人员一年半的辛苦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在隧道施工进洞方案设计、不良地质施工对策及经济社会效益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凤凰岭隧道是忻阜高速上的忻阜高速全线最长隧道,地质构造复杂,隧道穿越多条大断层,地质破碎,岩溶发育,施工技术难度大,是全线头号重难点工程。针对其特殊的地质条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体现忻阜高速的科技示范作用,通过对现场地形的考察和理论分析,提出了反压挡墙斜交直接进洞法,减少刷方量达20万立方米。不仅实现了“早进洞、晚出洞”、“不开挖就是最好的保护”的理念,而且节约工程造价约25万元。到目前为止,国内涉及如此大的刷方量的反压斜交进洞还未见到。为隧道设计及施工开辟了新的思路,起到了引领带头的作用。

        针对长江塘隧道右线进口的地形地貌,提出了采用喇叭型直接进洞的技术方案,并对喇叭型直接进洞方案进行了大量的结构计算和数值模拟。.采用喇叭口直接进洞目前在国内外均是一项创新技术,引导了以后隧道设计的理念,为今后此类隧道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凤凰岭隧道两端优化后的进洞方法及长江塘修改后的直接进洞方法,极大的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零开挖和绿色洞门,并且不刷坡进而无需进行后期边坡防护,真正体现了科技示范路和绿色生态路的特点。

        同时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整理,课题组还编制了隧道不良地质施工方法软件,该软件目前已基本成型,它涵盖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偏压、涌水、岩爆、断层、溶洞、塌方不良地质及灾害发生的机理、类型、预测及治理方法,内容系统全面,为各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提供了详实的参考资料及处理对策。取得的初步成果,其成果在长城岭隧道涌水治理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