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

叶飞,男,1977年5月生,工学博士,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岩土工程学报》、《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公路学报》、《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等学术期刊审稿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理事。主要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应用基础理论、施工力学及结构设计方面的研究工作。1999年7月毕业于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现长安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并留校任教;2004年获长安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公路隧道质量控制与检测;2007年获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毕业论文题目:软土盾构隧道施工期上浮机理分析及控制研究;2008年5月-2011年4月在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后研究报告题目“盾构隧道整体化受力分析模型及施工期管片受荷特性研究”。

1.项目研究情况:

(1)参与的科研项目:

[1] 2002~2004,河北省交通厅课题:公路隧道工程质量检测研究,荣获河北省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

[2] 2002~2004,河北省交通厅课题:寒冷地区隧道冻害防治技术研究,荣获河北省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

[3] 2004.03~2004.05,云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元磨高速公路隧道动态反馈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研究,现场监测负责;

[4] 2004.05~2005.04,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连拱隧道建设关键技术的研究,现场监测负责,参与报告撰写;

[5] 2005.04~2005.09,公路隧道下穿运营铁路隧道的安全监测(福建),现场监测负责,参与报告撰写;

[6] 2005.10~2007.03,交通部项目:琼州海峡公路通道工程规划研究-隧道方案研究,主要参与者,参与整个研究过程和报告撰写;

[7] 2006.02~2006.05,上海长江隧道衬砌结构整环试验研究(15米直径管片1:1模型试验),主要参与者;

[8] 2006.06~2006.08,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公路隧道健康诊断的应用技术研究,参与报告撰写;

[9] 2006.09~2007.04,西安大雁塔探测检验,现场探测负责,参与报告撰写;

[10] 2006.12~2007.9,国家863计划项目:大深度大断面地下穿越工程与微扰动施工研究(编号:2006AA11Z102),参与研究过程;

[11] 2007.04~2007.9,秦岭终南山隧道2号通风竖井超大直径深竖井施工技术及稳定性研究,参与现场监测;

[12] 2008.05-2009.05,河南***高速公路****隧道裂缝跟踪监测及综合处治,现场负责;

[13] 2008.05-2010.4,国家863计划项目:大型跨江海隧道结构力学特征及整体化设计方法研究(编号:2006AA11Z116),参与现场实测和研究过程;

[14] 2008.07-2010.12,山西省闻(喜)垣(曲)高速公路中条山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咨询;

(2)主持的科研项目:

[1] 2009.1-201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纵横向性能相互影响及其机理研究(项目编号:50808020),项目主持;

[2] 2008.10-2010.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一等):盾构隧道壁后注浆的扩散机理及其对结构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080440183),项目主持;

[3] 2008.10-2010.10,长安大学科学发展基金项目: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扩散机理及对管片产生的注浆压力计算研究(项目编号:2008Q09),项目主持;

[4] 2008.07-2009.10,横向项目(浙江交工集团):软弱破碎围岩浅埋小净距公路隧道施工工艺创新与应用,项目主持;

[5] 2009.06至今,山西省交通厅科技项目:公路隧道穿越破碎岩层采空区处治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主持;

[6] 2009.9-,横向项目:辽宁省桓永、抚通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地质超前预报及衬砌结构质量检测,项目主持;

[7] 2010.8-,横向项目:承秦高速公路(秦皇岛段)第一、第七、第八合同段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及地质超前预报,项目主持。

2.近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1] 叶飞, 苏臣宏. 公路隧道营运安全分析及对策. 现代隧道技术, 2003, 40(1): 31-33;

[2] 叶飞, 朱合华, 李志厚. 云南元磨高速公路大风垭口隧道9.20特大塌方事故综合处置,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05(2): 109-112;

[3] 叶飞, 朱合华, 丁文其, 邝宏柱. 连拱隧道衬砌裂缝的三维监测研究. 现代隧道技术, 2006, 43(2):30-33;

[4] 叶飞, 丁文其, 熊冬才 , 杨宗俊, 岳立忠. 公路隧道下穿已运营铁路隧道施工及安全监控. 现代隧道技术, 2006, 43(3): 31-34;

[5] 叶飞. 现场监控量测在偏压浅埋连拱隧道中的应用. 公路隧道, 2006(2): 39-43;

[6] 叶飞, 黎柯军. 隧道掘进机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中外公路, 2006, 26(4): 166-171;

[7] 叶飞, 刘丰军. 隧道工程渗漏水机理及防治探讨. 铁道建筑, 2006 (12): 51-54;

[8] Ye Fei, Zhu Hehua, Ding Wenqi. Construction Security Analysis on the Process of Large Diameter Shield Traversing Shallow Overburden Soil. 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 ISSST),October 24~27, 2006 Changsha, Hu’nan, China. P2177-2180;

[9] 叶飞, 张铁柱, 王旭亮. 特大断面盾构隧道施工主要问题探讨. 中外公路, 2007, 27(4): 160-164;

[10] 叶飞, 丁文其, 朱合华, 邝宏柱. 连拱隧道中隔墙现场监测及分析研究.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7, 3(3): 470-474;

[11] 叶飞, 朱合华, 丁文其, 曲海锋, 李鹏. 大断面盾构隧道施工抗浮计算研究.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 3(5): 849-853;

[12] 朱合华, 叶飞, 丁文其. 对海峡隧道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第一届海峡两岸通道(桥隧)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福州, 2007, 4。

[13] 叶飞, 赵 峰, 王领战, 夏永旭. 公路隧道工程建设质量管理.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7(2): 63-66.(EI收录,收录号:20072210628245);

[14] 叶飞, 丁文其, 朱合华, 王旭亮. 公路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7(5): 79-83.(EI收录,收录号:20080511071567);

[15] 叶飞, 丁文其, 王国波, 王士民. 列车移动荷载对下穿公路隧道稳定性影响研究. 岩土力学, 2008, 29(2): 549-552.(EI收录,收录号:20081211161655);

[16] 叶飞, 朱合华, 丁文其, 杨宏伟. 施工期盾构隧道上浮机理与控制对策分析.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36(6): 738-743.(EI收录,收录号:20082911385709);

[17] 叶飞, 朱合华, 丁文其. 考虑管片环间接头效应的盾构隧道抗浮计算与控制分析. 中国公路学报, 2008, 21(3): 76-80.(EI收录,收录号:20082811370738);

[18] 叶飞, 朱合华, 丁文其. 基于弹性地基梁的盾构隧道纵向上浮分析. 中国铁道科学,2008, 29(4): 65-69. (EI收录,收录号:20083511494282);

[19] 叶飞, 朱合华, 丁文其. 基于螺栓接头受力性能的盾尾注浆压力控制研究.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37(3): 312-316.(EI收录,收录号:20091712054313);

[20] 叶飞, 朱合华, 何川. 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扩散模式及对管片的压力分析. 岩土力学, 2009, 30(5): 1307-1312. (EI收录,收录号:20092212102258);

[21] 叶飞, 朱合华, 丁文其. 盾构隧道抗浮计算模式及其适应性分析. 公路交通科技, 2009, 26(5): 91-96;

[22] 叶飞, 何川, 王士民, 王国波. 公路隧道洞口景观的构造与分析. 现代隧道技术, 2009, 46(2): 15-21;

[23] 叶飞, 何川, 夏永旭. 公路隧道衬砌裂缝的跟踪监测与分析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 2010, 43(7): 97-104(EI收录,收录号:20103213129107);

[24] 叶飞, 何川, 王士民. 浅析盾构隧道模型试验的现状与发展. 现代隧道技术, 2011, 48(1): 66-74;

[25] 叶飞, 霍三胜, 常文伟. 公路隧道穿越软弱破碎煤系地层及采空区施工安全控制技术, 公路,录用待刊;

[26] 叶飞, 张金龙, 孙海东, 苟长飞. 山岭公路隧道洞口景观问题分析探讨.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录用待刊。

[27] 叶飞, 何川, 王士民. 盾构隧道施工期衬砌管片受力特性及其影响分析. 岩土力学, 录用待刊;

[28] 叶飞, 何川, 朱合华, 孙海东. 考虑横向性能的盾构隧道纵向等效刚度分析. 岩土工程学报, 录用待刊。

3.获得专利:

[1] 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的三维量测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0620079781.9,第一完成人;

[2] 隧道工程的集中泄水装置及其泄水方法,发明专利号:ZL 200510096431.3,独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