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与右的理解

在看到《我的世界观》悼念瓦尔特·拉特瑙这章时,讲到他被右翼民族主义分子暗杀。这再次引起了我对于「左」与「右」含义的思考,理解左与右一定要注意语境,如果没有耐心看完全文,至少要看下最后部分。

左翼和右翼,主要用于资本主义国家,以描述右派;左倾和右倾,是中共党内专用名词,以描述左派。

右派(资本主义,大资产阶级利益)
左翼 --> 注重社会公平、福利制,代表收入较低群体的利益(民主党)
右翼 --> 注重自然竞争、自由经济,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共和党)

左派(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利益)
左倾 --> 较为激进(如大跃进)
右倾 --> 较为保守(如投降主义)

而左派和右派是广泛的说法,左派偏向平等,右派偏向自由,自由就意味着不会特意限制精英阶层的优势。左与右,作为政治派别,具有对立性。其中,左派则被视为反对派,具有激进、革命、反对党等含义,而右派具有维护特权、拥有高位等含义。

简单来说,左派是指站在地位比较低的阶级一边的人,主要是支持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利益;右派是指站在地位比较高的阶级一边的人,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

从这个角度来说,共产党的每一个成员都默认是左派。因此对于党内人士实际上没有左派的说法。而左倾和右倾则是党内专用名词,是在左派(共产党)的范围内又作了细分。在党内的范畴里,过度追求左则成为左倾,追求左不足则成为右倾。左右倾都属于追求社会主义,但因为对现实错误的理解,所以在所应该采取的行动上观点有所偏差。

而,左右翼,主要用于资本主义国家,即右派下的描述。左翼倾向于照更多全民福利,照顾下层人民的利益,看重结果平等,就如下图的左边,但其仍属于右派。右翼倾向于传统保守,适者生存,看重机会平等,如下图的右边。

图片 1

在西方,左翼支持普世价值,高福利,结果平等等等之类;而右翼则代表民族主义、爱国主义,适者生存,机会平等。我们在看美国大选时两党竞选人所持有的政策观点时,便可以明显的窥到两者间的差别。民主党(左翼)就像是「It‘s OK we will help you」,共和党(右翼)就像是「You get what you deserve」。

民主党属于左翼(激进),倾向于黑人等社会下层,重视个人自由,主张同性恋结婚合法等等;共和党属于右翼(保守),倾向白人、精英阶层,主张捍卫基督教传统,重视国家。

需要注意的是,西方语境下的左右和中国语境下的左右含义相差甚远,因为西方基准点为右派,中国基准点为左派,所以当在理解某些左与右的描述时,尤其要注意。

比如,中国左派、西方左派这两个概念如何理解?

左派本身是站在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中国左派,即左派下的左派,主张维持「左派」,自然就相对保守。那么前面左倾又怎么会是激进?左倾指「过左」,即向社会主义发展太过激进。

右派本身是站在精英阶层的立场,西方左派,即右派下的左派,主张对「右派」进行改变,自然就比较激进。

左派、右派说法的来源

可以肯定地说,左和右在我国古代只是方位词和姓氏,不具有政治意涵。而在西方国家,左和右作为政治派别的称谓有两个来源。

一是来源于 18 世纪的法国大革命。1789 年 5 月 5 日,在国王路易十六的亲自主持下,法国三级会议正式举行。会议举行时,贵族派自然坐在国王的右边,因为这是一种固定的特权标志,有如坐在上帝的右手边一样。这样,右派就成为政治既得权势的同义词,而左派就被用到反对派身上。

二是来源于英国议会下院。英国议会内形成了反对党与宫廷党分别坐于议长席左右两侧的习惯,左侧是反对党的固定位置,右侧成为执政党的固定位置。

参考资料: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486377
https://www.guokr.com/question/376262/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0/49152/9398303.html

2019/3/20 posted in  沉思录

关于订阅制的思考

总的来说,我认为订阅制更多地是件好事:

  1. 抑制盗版市场,遏制冲动消费;
  2. 开发者的收入长期稳定,可以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

这对真正需要的客户是件好事,对开发者也是好事。但是,为啥订阅价格那么贵?不论是 1Password 还是 office 365 等,其一年的订阅价格差不多等于买断价格的一半或更多,有的甚至更贵。但是就我而言,我之前购买了 Parallel Desktop 11,至今已使用快有三年。所以,目前我对订阅价格不太满意,但承认订阅制也是比较好的策略。

Ulysses 之前作为最具口碑的 Markdown 写作工具,但它取消了买断版,不像 1Password 仍有独立版在售,这对老用户是较大的伤害。虽然 Ulysses 的开发者写了一篇长文章介绍了为何这么做及订阅制的优势,但我还是觉得他们太武断了。

我还认为,由于鲜有人愿意为很多应用按月或年付账,订阅制会迫使我们不得不依赖越来越少的工具。可能原来我们买了这个买了那个,可以这个用一点那个用一点,但随着订阅制成为主流,未来我们可能主要只使用几个应用。

然而我觉得这也许也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之前可能多数应用都是浅尝辄止,但现在会有动力探究这些应用的高级用法,这对于效率到底是提高还是降低我还不好做判断。我只是觉得应用少了可我们对每个工具都越来越熟悉了,切换工具的成本就可以避免了,我们会更专注于内容创作。


扫一扫即可关注微信公众号

2017/9/8 posted in  沉思录

中国现代反腐制度的深度解析

本文致力于阐述中国的现代反腐制度及其运行模式,但由于作者能力着实有限,也非相关专业,故所述内容大多源自网络和相关论文。

腐败的定义

腐败是政治毒瘤,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权的垮台都和腐败有关。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告诫全党:“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

究竟什么是腐败?

美国政治学家米彻尔·约翰斯顿指出:“在反腐败问题的讨论中,没有哪个问题像腐败的定义这样长期争论不休,也没有哪个问题像腐败的定义这样在那些具有重要意义的讨论中经常占据优先的位置。”

美国政治学家约瑟夫·尼尔认为:“腐败是为私人、家庭成员或私人小圈子获取金钱、身分而背离公共角色的规范职责的行为,或违反那些旨在防止滥用私人影响以谋取私利的规则的行为。腐败包括贿赂(以物质腐蚀某一职位占有者以影响他的判断)、裙带关系(基于私人关系而不是按照人的品德提供庇护)和盗用(为个人目的非法盗用或侵占公共资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透明组织这样定义腐败:滥用公众权力谋取个人或亲近的人的利益。

我国在《刑法》第八章定义了“贪污贿赂罪”,但并没有腐败的定义。第三百八十二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中国现代反腐制度

反腐制度

反腐败是从中国共产党执政之日起就被提上议事日程的。反腐领域曾有‘三反’、‘五反’、‘新三反’、‘社教’等诸多实践,它们均以政治运动的形式开展。然而,三番五次的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并未触动滋生这种贪污腐败现象的根基和土壤,也缺乏持久稳固的约束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从动员式的运动反腐逐渐迈向了主动式的制度反腐——防腐反腐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并紧紧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厉行廉政、与腐败作长期斗争的坚定决心和理性认识。中国共产党依据宪法和法律领导全中国的反腐工作,下图所示为反腐机构体系。

中共纪律检查机关

中共纪律检查机关俗称“纪委”、“纪检委”的中国共产党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

纪委由同级党代会选举产生。其后,纪委举行全体会议,选举常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在党内是重要职位,中纪委书记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省纪委书记一般均为省委常委,市、县亦然。中纪委在党的中央委员会领导下工作,地方各级纪委则要接受双重领导:一重是同级党委会,另一重是上级纪委。

在整套反腐体系中,它是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的关键部门。作为党的机关,纪委的监督对象是党员。

政府检查机关

纪委属于党,监察机关则属于政府。在中央一级,国务院组成部门中设有监察部;在省级和市、县级政府,分别设有监察厅和监察局。从中央到地方,纪委和监察机关都采取了“合署办公”的方式。它们用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构名称,履行两种职能。

“合署”也表现在领导上:监察部部长同时是中纪委副书记,地方监察机构的负责人一般也由纪委副书记兼任。

作为政府的机关,主要监察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纪委监督党员,监察机关则监察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换言之,监察机关不能监察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其公务员。

审计机关

审计机关是对经济领域腐败的预防和惩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如同纪委,审计机关也实行“双重领导”,同时对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

从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的审计署,到地方政府的审计厅、审计局,这些机构的审计工作对象主要是机构的财务收支,包括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此外,国家机关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也是审计的对象。

预防腐败局

这是反腐体系中最年轻的一个部门,它成立至今仅有八年多的时间。除中央层面外,预防腐败局仅在部分省区市成立。

国家预防腐败局属于国务院直属机构,与国家林业局、国家统计局等级别相当。目前,国家预防腐败局的存在形式是在监察部“加挂牌子”,也即在一个实体单位上增加一个名称,由同一套领导班子兼任。其局长由监察部部长兼任,副局长中的一位由监察部副部长兼任,同时另设一位副部级专职副局长主持日常工作。

它的职责是统筹全国的预防腐败工作,并负责预防腐败的国际合作和技术援助。

国家司法机关

在反腐体系中,对腐败行为的惩治,最终要依赖法院和检察院这两大司法机关来实现。法院和检察院也被称为“两院”,与政府的“一府”并称。

法院院长和检察长,均是同级人大选举而来。不过,最高法的院长和最高检的检察长候选人均由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主席团建议。

检察院的职责是侦查职务犯罪、代表国家提起公诉,之后法院依法审判。不过,检察院的工作还包括预防职务犯罪等。

此外,这两套部件中的级别最高者即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还可以通过司法解释等方式,对贪污贿赂渎职等腐败案件的审判、检察工作进行指导。

其他机构

公安、金融等其他有关部门和机构是相对处于外围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自身职责范围内,依法承担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相关工作。

运行模式

反腐运行模式按照功能可划分为两种:预防和惩治。具体在每一种模式中,又有可以分别供不同的政治和社会力量参与使用的功能分项。

预防模式

近些年来的反腐体系开发思路,越来越强调在启用“惩治“模式之前,首先尽量使用“预防”模式。

教育。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提问如何解决少数贪污、腐化和滥用权力的现象时指出:“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手段来解决,一个是教育,一个是法律。”教育是预防模式中的重要功能,主要发起者是纪委,但参与的角色众多。教育功能是贯穿始终且频繁出现的。廉洁从政教育已经被普遍纳入教学计划,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程。在一些地方,领导干部选拔前还需要进行廉政法律法规考试,任用前要进行“廉政谈话”。

实际上,教育功能已经延伸至普通大众当中。也就是说,在一名官员还没有进入体制,甚至还在上学的时候,就会成为反腐教育的对象。

监督。监督既是预防模式的重要构成部分,又可能成为惩治模式的起点。监督包括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内部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公民监督、舆论监督、信息公开。

惩治模式

在惩治模式中,各机构之间将发生互动与配合,往往表现为一连串的功能组合。邓小平明确指出:“从党的工作来说,重要是端正党风,但从全面来说,是加强法制,还是要靠法制,法制靠得住些。”法制的一大目的即惩治。

检查机关。纪委在通过各种监督途径掌握党员违纪线索之后,展开调查,最经常被提及的手段是“双规”,即“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双规”并非司法程序,仅县级以上纪检部门才可以使用,且有较为严格的启动程序。涉嫌犯罪的党员,则需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监察机关。与“双规”相对应的是“双指”,即“责令有违反行政纪律嫌疑的人员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对调查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双指”由监察机关使用,对象是涉嫌违反纪律的公务人员,基本是中共党外人士。政府监察机关对于违反政纪的监察对象,作出相应政纪处分;同样,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执法机关。公安、审计、行政执法机关也可以启动惩治模式。以审计机关为例,在审查账目、查找漏洞之后发现的腐败线索,将重点予以追踪审计。一旦查实,对审计机关处理权限内的腐败行为,将以下达审计决定的方式直接作出通报批评、罚款和没收非法所得等处理;对处理权限以外的腐败行为,则移送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处理。

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也能启动惩治模式。当它们在履行的职责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涉嫌违犯党纪或政纪的,将有关证据材料移送党的纪检机关或政府监察机关处理。

总结

总体来看,中国现代反腐制度是具备丰富反腐主体的体系,但庞杂、低效、相互冲突等副作用随之而来。在相对完备的反腐制度下,值得深究这样的疑问:为何如此众多的机构或部门都难以堵住腐败?中国现代反腐制度堪称丰富,但制度内部以及制度之间的严密性和制度执行的彻底性都较为欠缺,导致贪腐人员发现制度存在的漏洞并以此行贪腐之欲。

反腐机构的独立性也是影响反腐效果的关键因素。目前,地方各级纪委则要接受同级党委会和上级纪委的双重领导,也即纪委并非独立机构。有两个方式保证纪委的独立性,一是加强纪委的垂直领导,甚至将纪委直接改为仅由上级纪委领导;二是将纪检干部的人事任免权等收归上级纪委掌握,削弱同级党委对纪委独立性的影响。

审计机关也面临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双重领导而导致独立性欠缺的问题。虽然审计机关可以启动整套惩治流程,但在双重管理制度之下,各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均由地方政府任免,经费由地方财政供给,因此,当审计发现问题时顾虑重重,整套流程可能遭遇阻力无法启动或难以运行下去。

此外,监察机关的职能是监察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但同时隶属于行政权序列并向同级行政首长负责。作为对行政机关和行政首长开展监察的专门机关,应隶属各级人大,如此其独立性也有了保证。

中国三十多年没走出反腐的困境就是因为搞的都是同体监督,就像再锋利的刀锋也砍不了自己的背,必须通过异体监督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异体监督也即监督的主体应是具有独立性的。在香港,一个独立机构廉政公署成为腐败的防火墙。虽然香港模式不适于地广人多的中国大陆,但是可借鉴其保持反腐机构独立的经验。

基于以上论述,可以指出的是,中国现代反腐制度的当务之急是使反腐机构保持独立性和得到充分的授权。

注意,本文许多内容摘自或改自序号为五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孙桂珍. 对完善反腐制度的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 2015(6): 321–322.
[2] 于风政. 论 “腐败” 的定义[J]. 新视野, 2003(5): 40–42.
[3] 胡鞍钢. 中国: 挑战腐败[M].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J]. 维基文库, 2015.
[5] 方可成. 中国式反腐体系说明书[J]. 南方周末, 2013.
[6] 陈雷雷. 论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与制度反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1):217–218.
[7] 中央纪委宣传教育室. 邓小平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M]. 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8.
[8]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1983.
[9] 陶卫华. 李永忠: 十年反腐看五年[J]. 中国民商, 2013(6): 44–46.


扫一扫即可关注微信公众号

2017/8/18 posted in  沉思录

警惕爱国主义

国家的定义

在谈论爱国时,不免对“国”之定义有疑惑。

西方思想家西塞罗给出了一个国家定义:国家是人民的事业,但人民不是某种随意聚集在一起的人的集合体,而是大量的民众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他的定义有这样的特征,以人民为中心,以正义与合法为准则。但是西塞罗所谓的正义是倾向于自然正义,也即弱者应该服从强者。

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以神的正义替代了自然的正义,而神是至高的,神的正义也即真正的正义,而这却是极为艰难的,与社会主义的最终走向是趋于一致的。奥古斯丁这样定义国家:国家是人民的事业,但人民不是某种随意聚集在一起的人的集合体,而是由某种一致拥有的爱的对象而联系在一起的理性动物的集合体。

在近代历史上,马克思这样论述国家: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而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即多数人对少数人进行阶级压迫,这相较于少数人压迫多数人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是,难道没有一个国家是全部公民共同管理也即消除阶级的存在?

爱国的定义

爱国是人类长远以来一种美好的情感。对中国人民来说,爱国既表现在对祖国大好河山、悠久文化历史的热爱,也体现在把这种热爱之情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故乡之情、乡土之情乃至爱国之情是人类难以避免的人之常情。

由于涉及文化、地理和政治等,对爱国主义下定义是一件极难的事情,多数定义边界模糊。《韦伯斯特大词典》将爱国主义定义为对国家的热爱或奉献。《简明牛津政治辞典》中,爱国主义一般被定义为对祖国的热爱或保卫祖国利益的热情,但并不一定会形成具体行动。此两种定义倾向于对己国家利益的维护。《布莱克韦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将爱国主义定义为更多的是对所生活的土地或其生活方式的忠诚,而较少关心民族主义的核心问题即抽象的国家概念。此种定义倾向于人类对己所生活及己土地的热爱之情,这种情感是人类的天性所生,并不强调对国之热爱和维护。

关于爱国主义,列宁也有一些描述。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列宁在这里指出了爱国主义局限性的一面,即由于各自的祖国千百年来彼此隔离,从而形成了人们极其深厚的爱国感情。而列宁对这种深厚情感的态度是“如果你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你就应当为了国际革命而牺牲自己的一切爱国主义情感”。列宁阐释说“爱国主义,这正是小私有者的经济生活条件造成的一种情感”。小私有者的经济是封闭的自然经济,一直以来都是自给自足,眼中只看到自己那一片天地。且由于自己的经济地位,小资产阶级相较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更加爱国。列宁这里所谓爱国是爱己国,是维护其稳定以保障自身的利益或生活的稳定,列宁对此是倾向于持批判态度的。

爱国主义之利弊

爱国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爱国主义在《布莱克韦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中的定义也应是狭义的,它倾向于拜土地,此为第一种狭义爱国。列宁所指应当是狭义的爱国,即由于祖国彼此隔离、生活环境封闭而产生的爱国情感,此为第二种狭义爱国。而广义的爱国,不应当只是爱己国,也应是爱异国,是倾向于博爱的,是对全人类共同命运的担忧。

第一种狭义爱国主义,因其由人拜土地天性而形成,是一种极私人的情感。

第二种狭义爱国主义,是由各自祖国长久彼此隔离而形成。爱己国的主体必然是一群人,而非少数个人。由于隔离而导致相互无知,产生了敌视或向往心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倾向于是第二种狭义爱国主义。多数中国人民与外国人民交流及对外国了解皆甚少。这一方面导致了对日本、韩国等有历史积怨国家的偏见,另一方面部分增长了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向往或偏见。社会所倡导的爱国,过于强调爱己国,构建了爱国边界。这有助于提高自我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感,但也有助于爱国主义的泛滥。伴随爱国主义增长的也许是对其他国家或民族的轻视和歧视或自卑和自艾。美国政治家塞缪尔·约翰逊这样评述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流氓无赖的最后藏身所。约翰逊主要针对滥用爱国主义的政党和政客,但这也在提醒警惕爱国主义。

广义的爱国主义,是对地球上所有国度皆有爱,这已经升华到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担忧,是全人类和谐相处和全人类文明得以保存的福音。

应有之态度

国家应秉承维护世界和平之信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爱国进行更多的阐述。在中国梦之实现和中华民族之崛起过程中,拥有对其他国家或民族的真切关怀。资本主义所产生的倾向利益至上思想应为国家所警惕,国与国之间的重要纽带不仅仅是利益关系。

爱国是美好的感情,不仅仅是爱己国,爱异国也是一种美好的情感。

社会应逐渐持有宽阔的包容之心。勿争辩爱国否,而互扣帽子。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武器。而现在在现实和网络中,社会舆论是倾向于偏激的。对于个人尤其是名人说出或做出有悖于爱国主义的话或事,社会舆论几乎一边倒地去指责。

个人应逐渐持有敬畏之心。警惕教条主义,勿将话语捧为真理,也勿蔑视话语。警惕爱国主义,警惕对异国异族的偏见,警惕被煽动。多存疑惑,思虑何为爱国,何为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种类繁多,意大利人发明的法西斯主义是爱国主义的一种,法国人发明的大国沙文主义是爱国主义的一种,德国人的纳粹主义虽然严格说是民族主义,但也可以归纳为一种爱国主义,还有一个在西方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军国主义也是一种爱国主义。这些爱国主义相对极端,但皆是由第二种狭义爱国发展而来。

个人而言,应该主动消除相互无知的困扰。可以主动了解异域异邦,了解那里的历史和文化,和那里的人民成为朋友。这时,广义的爱国主义,也不是那么难真正接受了。

参考文献

[1] 陈秀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J].求知,2014 (2):15-17.
[2] 沈蕾.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新疆社科论坛,2007(4):8-10.
[3] 王汉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2-75.
[4] 西塞罗.论国家[A].王焕生译.论共和国论法律[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5] 王晓朝.论西方古代国家定义的演进[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6.
[6] Webster’s Revised Unabridged Dictionary, MICRA Inc. , 1998.
[7] Mclean and McMillan eds. ,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Politics, p.400.
[8] David Miller eds. , The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Political Thought, London: Blackwell Reference, 1987, p.369.


扫一扫即可关注微信公众号

2017/8/17 posted in  沉思录

关于宗教的疑问与思考

关于基督教的两个疑问和想法

神唯一么

圣经:创世纪第四章叙述亚当的次子该隐杀了哥哥亚伯,耶和华要把他赶走,该隐害怕凡遇见我的必杀我,耶和华就给该隐一个记号,免得人遇见他就杀他。【创 4:15】

问题:当时地上只有亚当一家,只传了一代,哪里来的别人?该隐到外地以后娶妻生子,又是娶的谁呢?那些可能杀该隐的人,那个在该隐流浪时作了他的妻子的女人,是否是别的神造出来的人。

朋友:创世纪只记载了该隐和亚伯,并不是说亚当一家没有别的后代。当时人们寿命很长约九百年,后代又繁衍后代,所以可能杀该隐的以及该隐娶的人都源自后代。

我:以现代人观念和寿命去推理会陷入误区。

耶稣尸体埋的天数

圣经:耶酥说,他要在土里给埋三天三夜,【太 12:40】。耶酥在第周六晚上被埋的,过了安息日也就是周一的清早坟墓就空了,共一天两夜,【可 15:42】、【约 20:1】。

朋友:犹太历周五晚上太阳落山到周六晚上太阳落山是安息日。我们现在周日礼拜是主日。星期日是七日的第一天。

我:按这样理解,耶酥在第周六(现在的周五)晚上被埋的,过了安息日(周五晚至周六晚)也就是周一(现在的周日)的清早坟墓就空了,周五晚上到周日早上还是一天两夜?

简要的想法

我很难想象这世界存在着一个人格化的神,但所接触的基督徒大都有良好的知识素养和善良的品格,故我不信基督,却愿意与基督徒适当交流。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我们这些总有一死的人的命运多么奇特!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从知道,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我们的幸福全部依赖于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其次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的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是以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为基础的,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我认为阶级的区分是不合理的,它最后所凭借的是以暴力为根据。我也相信,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我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每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着外界的强制,而且要适应内在的必然。叔本华说:“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这句格言从我青年时代起就给了我真正的启示;在我自己和别人的生活面临困难的时候,它总是使我们得到安慰,并且是宽容的持续不断的源泉。这种体会可以宽大为怀地减轻那种容易使人气馁的责任感,也可以防止我们过于严肃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它导致一种特别给幽默以应有地位的人生观。

要追究一个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义或目的,从客观的观点看来,我总觉得是愚蠢可笑的。可是每个人都有一些理想,这些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我把这种伦理基础叫做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我总觉得,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都是可鄙的。

我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但我又明显地缺乏与别人和社会直接接触的要求,这两者总是形成古怪的对照。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为接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觉到一定距离而且需要保持孤独——而这种感受正与年俱增。人们会清楚地发觉,同别人的相互了解和协调一致是有限度的,但这不值得惋惜。无疑,这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会失去他的天真无邪和无忧无虑的心境;但另一方面,他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不为别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所左右,并且能够避免那种把他的内心平衡建立在这样一些不可靠的基础之上的诱惑。

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政体。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让任何人成为被崇拜的偶像。我自己一直受到同代人的过分的赞扬和尊敬,这不是由于我自己的过错,也不是由于我自己的功劳,而实在是一种命运的嘲弄。其原因大概在于人们有一种愿望,想理解我以自已微薄的绵力,通过不断的斗争所获得的少数几个观念,而这种愿望有很多人却未能实现。我完全明白,一个组织要实现它的目的,就必须有一个人去思考,去指挥、并且全面担负起责任来。但是被领导的人不应当受到强迫,他们必须能够选择自己的领袖。在我看来,强迫的专制制度很快就会腐化堕落。因为暴力所招引来的总是一些品德低劣的人,而且我相信,天才的暴君总是由无赖来继承的,这是一条千古不易的规律。就是由于这个缘故,我总强烈地反对今天在意大利和俄国所见到的那种制度。像欧洲今天所存在的情况,已使得民主形式受到怀疑,这不能归咎于民主原则本身,而是由于政府的不稳定和选举制度中与个人无关的特征。我相信美国在这方面已经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他们选出了一个任期足够长的总统,他有充分的权力来真正履行他的职责。另一方面,在德国政治制度中,为我所看重的是它为救济患病或贫困的人作出了可贵的广泛的规定。在人生的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只有个人才能创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东西,而群众本身在思想上总是迟钝的,在感觉上也总是迟钝的。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群众生活中最坏的一种表现,那就是使我厌恶的军事制度。一个人能够洋洋得意的随着军乐队在四列纵队里行进,单凭这一点就足以使我对他鄙夷不屑。他所以长了一个大脑,只是出于误会;光是骨髓就可满足他的全部需要了。文明的这种罪恶的渊薮,应当尽快加以消灭。任人支配的英雄主义、冷酷无情的暴行,以及在爱国主义名义下的一切可恶的胡闹,所有这些都使我深恶痛绝!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尽管如此,我对人类的评价还是十分高的,我相信,要是人民的健康感情没有遭到那些通过学校和报纸而起作用的商业利益和政治利益的蓄意败坏,那么战争这个妖魔早就该绝迹了。

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奥秘的经验。它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上的基本感情。谁要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谁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便是模糊不清的。就是这样奥秘的经验——虽然掺杂着恐惧——产生了宗教。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接近我们的心灵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情感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在这个意义上,而且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我无法想象存在这样一个上帝,它会对自己的创造物加以赏罚,会具有我们在自己身上所体验到的那种意志。我不能也不愿去想象一个人在肉体死亡以后还会继续活着;让那些脆弱的灵魂,由于恐惧或者由于可笑的唯我论,去拿这种思想当宝贝吧!我自己只求满足于生命永恒的奥秘,满足于觉察现存世界的神奇结构,窥见它的一鳞半爪,并且以诚挚的努力去领悟在自然界中显示出来的那个理性的一部分,倘若真能如此,即使只领悟其极小的一部分,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扫一扫即可关注微信公众号

2017/8/17 posted in  沉思录

关于独立博客的想法

在 GitHub Issues 写博客也面临数个问题:

  1. 图片的插入,采用第三方 Issues 客户端时图片并不会上传至 GitHub 服务器,而是三方客户端的服务器,这显然增加了图片丢失风险;
  2. 借助 Mirror 呈现内容在博客 blog.tangxiaozhu.com 地址,但搜索引擎只能检索到 Issues,这并不是我想要的;
  3. 数据的备份也是个问题,虽然利用 IFTTT 进行备份,但格式错乱且只能备份每一篇 Issues 第一次发布时的内容。

因此,我决定重启 GitHub Pages,并将博客同步到多个平台,原来不愿意这样做是手工太累,但现在可以一键同步的工具越来越多,也越加好用。

此外,我决定不再随意修改已发布文章,这也是最后一次更新本文。今后对待每一篇博客都要严肃认真,要做到我之出品,必为精品,一旦发布除非有错别字、格式错误等问题,绝不修改。内容过时问题是我之前担忧所在,现在我也有了新的想法:写文章时标注好内容适用范围,即便未来过时了,也不失为一种历史参考资料,代表了过去的回忆。

Read more   2017/4/21 posted in  沉思录